學術知識庫文獻活動持續更新《中華傳播學刊》、《新聞學研究》、《廣播與電視》、《廣告學研究》、《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以及《傳播研究與實踐》、《中山管理評論》、《管理評論》、《管理學報》等期刊,提供傳播調查資料庫使用者於傳播與管理領域即時的期刊資訊與內文簡介,歡迎各位使用者多加利用。
| # | 公告日期 / 標題 | 作者 | 期刊 | 年份 | 
|---|---|---|---|---|
| 1 | 人格特質、個人價值觀及態度對加入假日農夫意願之影響 | 許嘉霖、楊台寧、鄭婕盈、游志青、潘彥蓉 | 中山管理評論 | 2021 | 
| 2 | 探究「遊戲化共創模式」的本質:以統一發票制度為例 | 楊敏里 | 中山管理評論 | 2021 | 
| 3 | 劣勢者的優勢連結:由資源交換重塑社會地位 | 歐素華 | 中山管理評論 | 2021 | 
| 4 | 現金持有、資訊不對稱與會計準則 | 施念恕、曾子耘 | 中山管理評論 | 2021 | 
| 5 | ViuTV、MIRROR與ERROR的崛起: 香港電視娛樂近年的發展,如何改變觀眾文化消費的模式及對其的態度 | 梁晴朗 | 文化研究學會 | 2021 | 
| 6 | 從踢吧到拉吧:臺灣當代女同志空間集結的文化認同典範轉移,以TABOO/Wonder Bar為例 | 戴尹宣 | 文化研究學會 | 2021 | 
| 7 | 偽娘與另類世界的浮現:臺灣扮裝社群的酷兒時空 | 羅盤針 | 文化研究學會 | 2021 | 
| 8 | 邁向荒謬:當代臺灣酷兒流行文化的數位脫胎 | 陳彥仁 | 文化研究學會 | 2021 | 
| 9 | 新冠肺炎的日常防疫行為: 媒體、情緒與風險認知的作用 | 施琮仁 | 新聞學研究 | 2021 | 
| 10 | 鄉村精英在疫情期間的身分轉化: 以禮物交換為促能媒介的視角 | 孫宇婷、周勇、梁朝雲 | 新聞學研究 | 2021 | 
| 11 | 新冠疫情期間學術「雲」講座認知如何強化大學生持續分享意願:一個有調節的仲介模型 | 何志武、陳天明 | 新聞學研究 | 2021 | 
| 12 | 後疫情時代下「脆危的」影視勞動—臺灣影視文化產業紓困政策再思考 | 蔡蕙如、林玉鵬 | 新聞學研究 | 2021 | 
| 13 | AI(愛)心陪伴:中國兒童陪伴機器人的網絡化身體與多重男性氣質 | 袁艷、朱琳 | 傳播與社會學刊 | 2021 | 
| 14 | 「述行性連結」與數字女性主義行動:基於中國MeToo運動的探討 | 黃月琴、黃瑤 | 傳播與社會學刊 | 2021 | 
| 15 | 父權制、網絡厭女與女權主義的中國化詮釋 | 甘麗華 | 傳播與社會學刊 |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