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展集


傳播資料庫展集第一期: 網路媒體使用與人際互動、社會資本的關聯

傳播調查資料庫展集第一期簡介

傳播資料庫展集收錄了使用該資料庫(或科技部傳播資料庫前身: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大眾傳播組)所發表的期刊論文,此展集目的是為了讓讀者能有系統地探索傳播學者如何應用傳播資料庫資料研究不同的傳播行為,並建構相關理論,藉以推廣傳播資料庫的使用。本次展集主題鎖定「網路媒體使用與人際互動、社會資本的關聯」,共收錄王嵩音(2007;使用2003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大眾傳播組資料)、陶振超(2015;使用2012年科技部傳播資料庫資料)、林日璇(2014;使用2012年科技部傳播資料庫資料)與Lin20152016;皆使用2013年科技部傳播資料庫資料)等五篇文章。

 

網路媒體使用與人際互動、社會資本的關聯                    
俞蘋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校區傳播博士
 
隨著網路媒體的興起,網路媒體使用如何影響人際互動與社會資本一直是傳播研究的核心研究主題。初期網路效果研究往往將網路視為單一媒體,並以個人上網時間來檢視其後續影響(如:Kraut et al., 1998)。然而,「上網時間」簡化了「網路使用」的概念,也簡化了網路使用對人際互動和社會資本可能造成的影響。本期展集所收錄的文章皆跳脫了「上網時間」等同「網路使用」的思維,更進一步地從「使用動機」、「媒體特質」,或「個人差異」出發,去探討網路使用動機、不同網路工具使用,以及個人特質如何影響人際互動和社會資本相關後果。整體而言,本次展集所收錄的文章顯示,網路效果並非全然正面或負面,要評估網路使用所造成的影響,需要更細緻地探討使用情境、使用動機、不同網路媒體的特質、和個人差異。

首先,王嵩音(2007)引用「使用與滿足理論(Uses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考量網路動機(「社交性」、「工具性」與「娛樂性」)外,文章更納入了網路態度(「喜歡/有用性」、「匿名性」與「互動性」),來探討兩者對網路使用行為的影響。結果顯示,網路使用行為與動機息息相關;譬如,使用電子郵件與朋友聯絡感情的動機越強,越會使用各種網路互動機制(如:E-mailBBS上的聊天室)。在網路態度與網路使用行為方面,互動的態度(如:透過網路,我和朋友的聯絡會更多)最能解釋使用聊天室、電子郵件和網路傳呼等互動行為;而匿名的態度(如:網路上看不到對方,所以我聊天比較自由、沒壓力)最能解釋玩網路角色扮演遊戲和網路連線遊戲等網路遊戲使用。整體來說,結果顯示,不同的網路使用行為會因為網路使用態度、動機而異。
 
陶振超(2015)不僅檢視「網際網路人際互動頻率」與「線下互動(包括:面對面或電話)頻率」的關係外,更進一步探索不同網路平台(如: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線上遊戲,與社交媒體)上的人際互動頻率對「經由網路認識的強連結數量」與「強連結網絡規模」的可能影響。結果顯示,「網際網路人際互動頻率」與「線下互動頻率」呈正相關。此外,結果也發現,不同網路平台上的人際互動頻率對個人強連結網絡可能有不同影響;舉例來說,「交友網站與聊天室人際互動頻率」增加「經由網路認識的強連結數量」,但「社交媒體人際互動頻率」卻減少「經由網路認識的強連結數量」。這些結果對於網際網路人際互動與社交網絡相關研究架構,包括網際網路與社交網絡規模間的關係、線上與線下關係的分野,以及友誼網絡與傳播網絡之間的關係都有重要應用。
 
林日璇(2014)與Lin20152016)則是從個人差異因子著手,探討個人差異如何影響網路媒體使用,以及後續對人際互動、社會資本與心理健康的影響。首先,林日璇(2014)探討了三大個人因素(「個人網路互動偏好」、「孤單時上網」及「網路使用慣習」)對網路活動(「社交網站」和「線上遊戲使用頻率」)、以及後續線下人際互動(「線下面對面互動」和「親友抱怨上網太久」)影響。分析結果顯示,「個人網路互動偏好」與「線上遊戲使用頻率」呈正相關;而「孤單時上網」及「網路使用慣習」則同時正向預測了「社交網站」和「線上遊戲」兩者的使用頻率。進一步探索兩種網路活動對人際互動的後續影響,結果指出,個人社交網站使用頻率會增加線下面對面互動,但同時也會引起親友抱怨其上網太久;相較來說,線上遊戲使用僅會引起親友的負面抱怨,並不會增加面對面互動。
 
Lin2015)引用了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探討個人不同依附類型(安全型、逃避型與焦慮矛盾型)與線上、線下不同類型社會資本(「結合型社會資本」與「橋接型社會資本」)的關聯性,以及臉書使用在這些關聯當中所扮演的角色。結果顯示,不同依附類型會對臉書使用有不同影響,進而影響不同的社會資本累積。Lin2016)則進一步連結依附理論與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結果顯示,不同依附類型可能影響個人對關係需求的滿意度(relatedness need satisfaction),並進而影響後續的心理健康指標。這些研究皆彰顯個人差異在不同網路平台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對後續人際互動、資本取得,以及心理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
 
本期展集所收錄的文章如下:
  王嵩音(2007)。〈網路使用之態度、 動機與影響〉。《資訊社會研究》,第12期,頁57–85
  林日璇(2014)。〈社交媒體 vs. 線上遊戲:台灣成人網路使用,媒介慣習與人際互動〉。《中華傳播學刊》,第25期,頁99–132
  陶振超(2015)。〈網際網路與友誼網絡:取代、擴大、或強化〉。《傳播與社會學刊》,第34期,頁57–88
  Lin, J. H. (2015). The role of attachment style in Facebook use and social capital: evidence from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a national sample.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8(3), 173-180.
  Lin, J. H (2016) Need for relatedness: a self-determination approach to examining attachment styles, Facebook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6(2), 153-173,
 
 
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
王嵩音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本論文主要研究問題包括:網路使用者之網路態度為何?而網路態度又會如何影響其網路的使用行為?網路使用者使用網路的動機為何?使用網路動機又如何影響其使用行為?本研究還試圖探討網路使用對於人際傳播以及其他媒介的使用有何影響?論文運用「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之資料,針對台灣地區使用網路之人口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是網路態度或是網路動機,均可以顯著解釋相對應的網路使用行為,且形成相當清楚的模式。使用網路並不一定會影響人際溝通的情況。他們彼此之間還呈現的是正向的關係。另外,使用網路的頻率和閱讀報紙、雜誌、書籍的頻率均呈現顯著的正相關。而使用網路愈頻繁,看電視的頻率就愈低。網路可能成為電視的替代性選擇。

 
社交媒體 vs. 線上遊戲:台灣成人 網路使用、媒介慣習與人際互動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使用傳播資料庫一期一次資料,本研究提出一理論模型檢驗台灣成人的網路使用。立基問題網路使用理論架構,並加入網路慣習,作者探討個人差異對於不同網路活動及後續線下人際互動的影響。結構方程式模型及中介分析顯示,網路使用慣習是三大個人因素中,預測網路活動最強的因素。社交網站頻率正向預測面對面互動的頻率,符合社會增加假說;線上遊戲使用頻率則不會增加面對面互動頻率,導致親友對其上網時間的抱怨,支持社會替代假說。
 
網際網路與友誼網絡:取代、擴大、或強化
陶振超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
 
網際網路的出現影響了友誼網絡。有三種不同論點:取代論主張網路上認識的新朋友,會取代真實世界的既存朋友;擴大論主張網路上認識的新朋友,會使人們有更多朋友;強化論主張網路提升既存朋友間的關係,使得人們有更多親密朋友。本文以2012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全國代表性樣本,檢視不同網際網路應用是否適用不同理論。結果發現網際網路並沒有減少與既存朋友的互動,反而是增加;但擴大或強化的能力皆有限,尤其社交媒體。結論指出友誼網絡影響網際網路如何被使用。
 
The Role of Attachment Style in Facebook Use and Social Capital: Evidence from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a National Sample
Jih-Hsuan Li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City, Taiwa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s) can be beneficial tools for users to gain social capital. Although social capital consists of emotional and informational resources accumulated through interactions with strong or weak social network tie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largely ignores attachment style 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employed attachment theory to explore individuals’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toward Facebook usage and toward 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capital. A university student sample (study 1) and a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sample (study 2) showed consistent results. Secure attachment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online bonding and bridging capital and offline bridging capital. Additionally, secure attachment had an indirect effect on all capital through Facebook time. Avoidant attachment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online bonding capital.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had a direct association with online bonding capital and an indirect effect on all capital through Facebook. Interaction frequency with good friends on Facebook positively predicted all online and offline capital, whereas interaction frequency with average friends on Facebook positively predicted online bridging capital. Interaction frequency with acquaintances on Facebook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offline bonding capital.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attachment style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guiding social orientation toward Facebook connections with different ties and influences online social capital. The study extends attachment theory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to a national sample to provide more generalizable evidence for the current literature.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extends attachment theory to the SNS setting with a nuanced examination of types of Facebook friends after controlling extraversion.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Need for relatedness: a self-determination approach to examining attachment styles, Facebook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ih-Hsuan Li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City, Taiwan
 
Employing attachment theor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this study argues that attachment style represents essential innate needs for social connection among individuals and an important antecedent factor in social media research. Thus, attachment style influences how individuals use Facebook for social interaction to satisfy their need for relatedness and achiev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results from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samples showed that individuals with high secure attachment gain satisfaction of the need for relatedness and perceive positive well-being, individuals with high attachment avoidance do not use Facebook for need satisfaction and perceive negative well-being, and individuals with high anxious attachment gain a sense of community through Facebook but still perceive loneliness. Indirect analyses showed that individuals with high secure and anxious attachment dimension lead to higher Facebook use, which provides a higher level of satisfaction of relatedness needs and results in mor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outcomes. Additionally, communication with good friends on both Facebook and offline predicted higher well-being. These results successfully linked attachment theory to the selfdetermination process and extended both theories into the realm of social media. This study also provide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future studies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acebook use and well-being. After controlling for personality traits including extraversion and self-esteem, attachment style still had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howing that attachment style is a distinct factor in predicting variances in wellbeing and further showing that innate need for relatedness is important when studying the need satisfaction process in social media. Future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