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2014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2014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主題:新媒體與公民運動

地點: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新竹,台灣

時間:2014年11月15日(六)

專題演講

講者:Professor Carolyn A. Lin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專題討論一:Big Data與資訊社會分析

資訊時代下,舉凡資訊搜尋、娛樂購物,乃至於人際互動等各種行為,相當程度均已經移轉、整合至網際網路上進行;特別是「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興起,進一步對真實社會的運作產生了巨大影響,促成了新型態的「社會參與(Social Participation)」模式。歸功於數位化技術的普及,社群上各式如意見、想法、位置、狀態、互動等所有行為,逐步可被完整記錄數位化資料,成為代表「行為數據(behavior data)」的「巨量資料(big data)」,也因此讓社會科學研究產生了「數據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此一嶄新的跨領域研究視野。據此,如何透過如資料探勘、文本分析、行為科學等各式論述與工具,整合量化分析與質化研究各自之優勢,勢必成為未來資訊社會研究的新挑戰,同時仍有待各界學者的共同投入。

 

專題討論二:數位匯流法規政策與個資隱私(與元智大學大數據與數位匯流創新中心合辦)

以市場競爭為中心的電信自由化所帶動之數位匯流趨勢,近年引發許多政策與法規上的進展,除近來通傳會所展開的匯流法制調整立法外,無線頻譜釋出規劃、網路影音服務(OTT)管制、行動支付市場開放等議題,也都引起產官學各界的注意;特別是資訊流在數位匯流所影響的各網層之間,甚至在社群網站、物聯網(IoT)以及巨量資料處理過程中,皆隱含資訊隱私與個人資料保護之重要課題。這些影響未來資訊社會發展之法規與隱私等難題,期待透過各界學者的參與,以尋求各種可能解方。

 

專題討論三:資通訊科技應用與原住民文化傳播(由本學會理事孫嘉穗教授召集)
 
資通訊科技普及下的社會,對於各民族文化的保存與傳播是否有所助益,還是加速主流文化的入侵,實為資訊社會下一項重要的課題。台灣為一多種族的社會,因此提供我們了解資通訊科技對於不同種族族群文化保存影響的研究場域,而台灣原住民族長期處於文化弱勢的位置,更需要我們急思與集思解決之道,而資通訊科技所扮演的角色,是否可以改變其文化傳播的弱勢地位?還是加速傳統文化的流失,實為我們應該關心的議題。
 
 
專題討論四:永續環境、科技發展策略與產業創新(與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合辦)
科技創新與發展是為知識經濟中必要的成長要素,但在環境永續的概念之下,科技發展如何能夠兼顧環境保護,讓科技的擴散不僅在於優化人類的生活,更可以讓我們與環境更加融合與共存,是為未來科技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因此,期望各界能夠針對科技前瞻及技術如何從單純的學術發展擴散到產業等議題提出看法;另外,近年來大數據的浪潮襲來,如何從非結構性的資料進行政策制訂,並且發展新的智慧決策與發展策略,也都是重要的課題。

相關連結:http://app.asoce.com/ta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