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徵稿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經驗取樣調查」徵求新題組公告說明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計畫
「經驗取樣調查」徵求新題組公告說明

 


由於傳播科技快速發展,傳播行為研究也面臨挑戰,因應這些發展和挑戰,傳播調查資料庫近年來除了年度面訪外,也透過其他不同方式來捕捉台灣民眾的媒體使用,包括網路調查、數位足跡收集等,希望透過不同的研究取徑,更能精確地描繪台灣民眾的媒體使用樣貌,並開展新的學術議題。本年度也將採用經驗取樣調查方式來進行傳播相關資料蒐集,在此公開徵求加掛題組,希望為傳播社群蒐集有意義的資料,未來公開後讓更多學者可以蒙受其利。


一、 經驗取樣方法的優勢和侷限

媒介使用行為或手機支援的媒介使用行為有變動(dynamic)、無所不在(omnipresent)和互動(interacting)等特性(Otto & Kruikemeier, 2023),因此可以補充長期一次性調查的不足,也可以回答一次橫斷面調查所無法捕捉的現象。不少學者彙整了此方法的相關優勢(Gabriel et al., 2019; Myin-Germeys et al., 2018; Van Berkel et al., 2017),包括經驗取樣方法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更能捕捉手機中介媒體使用的樣態。例如,和日記法或傳統面訪相比,經驗取樣更具及時性。此外經驗取樣更能明確捕捉受訪者的長期變化,得以釐清相關變因的因果關係。經驗取樣除了間隔為基礎的設計(interval contingent design),也有以事件為基礎的設計(event-contingent design),前者固定時間詢問參與者上個時間期間的行為和當下的身心狀態,後者可以捕捉情境因素,主要藉由受訪者上傳訊息或圖片,提供補充情境線索的資訊,以理解其當下的答題情境。
然而每種研究方都有其缺點,多位學者也盤點此方法的可能侷限(Gabriel et al., 2019; Myin-Germeys et al., 2018; Van Berkel et al., 2017)。例如,經驗取樣對於受訪者而言,時間成本較高;同時參加經驗取樣研究需要長期投入,因此流失率或資料缺失的情形也較為嚴重;加上必須倚賴相關軟體,也阻礙了科技素養較低者的參與。重複測量本身也會產生慣性,讓受訪者的回答較欠缺思考。最後,資料本身的複雜性也較高,無論在分析和詮釋上都有其挑戰性。


二、 經驗取樣題目徵求

過去研究針對經驗取樣的優勢,已經開展不少具洞察性的研究,本計畫針對下列七個常見主題徵求相關加題計畫(請在計畫書中說明主題類型)。
(一) 媒介中介人際傳播和人際關係
透過短時間內的經驗取樣,研究者可以更清楚地瞭解人們使用新興數位資訊的行為或通訊科技在人際互動扮演的角色(Hall, 2016),也可以釐清人際關係品質對溝通互動品質的影響(Merolla et al., 2013)。人際互動部分,除了媒體中介互動和人際互動都是可以探討的主題,例如: Hall et al.(2022)發現無論藉由何種方式互動,人際互動皆可降低寂寞,增加連結感。但Achterhof et al.(2022)卻發現人際互動有較正面的效應,他們的研究顯示和線上互動相比,人際互動比較產生更高的正面情感。能夠探索的相關議題眾多,申請者可以在此脈絡進行延伸。

(二) 媒介使用和狀態關係
由於經驗取樣可以捕捉當下狀態(states),不少研究從此面向切入。在媒介使用部分,有的研究關切手機使用本身(Wolfers et al., 2023)、有的關切各類媒體使用時間長短(Valkenburg et al, 2021),也有的關切特殊媒介的使用(Bayer et al., 2016)、或聚焦於社群媒體使用(例如Instagram和臉書)(Faelens et al., 2021)、媒體使用方式(Beyens et al, 2021)、或使用媒體的目的(Reinecke & Hofmann, 2016)。而狀態部分,有的聚焦幸福感(Reinecke & Hofmann, 2016)、或當下幸福感(momentary well-being;Beyens et al, 2021),有的研究探索自尊(Valkenburg et al, 2021;Gonzales, 2014),也有研究關注工作時候非工作相關的網路使用和工作創意的關係(Tsai, 2023)。
其中也有不少研究鎖定特殊族群進行探索,例如Valkenburg et al. (2021)關切青少年社群媒體使用時間和自尊的關係、Wolfers et al.(2023)關切母親的手機使用對親子關係品質的負面影響,Meier et al.(2023)關切手機頻繁查看和社群媒體使用與工作延宕的關係,Tkaczyk et al.(2023)關切手機睡前使用和睡眠的關係。
除了上述回顧的研究議題外,屬於此類關係的研究議題尚有許多待學者開發,申請者可以提出創新的題組加掛。


(三) 媒介使用和瞬間即逝感受的關係
每年一次的面訪難以捕捉媒體使用當下的狀態,尤其是有些感受和情感反應稍縱即逝,例如有的研究關切手機使用所產的罪惡感(Wolfers et al., 2023),有的探索大學生期末考期間臉書使用和焦慮的關係(Sternberg et al., 2020),或社群媒體使用和負面情感(包括:生氣、悲傷、緊張、焦慮)的關係(Faelens et al., 2021),同時Duvenage et al.(2020)針對青少年的研究,發現青少年若利用網路來應對壓力,更難降低嫉妒和焦慮。有的研究關切手機app使用的多寡和時間感知的關係,並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較多者,感知時間的流逝較慢(Ross et al., 2023)。
為了捕捉哪些特定事件會產生感受反應,有些研究採用事件為基礎的設計(event-contingent design),請受訪者上傳當下接觸的資訊,並表達情感感受(Otto et al., 2019)或對其上傳的訊息進行評價(Otto & Kruikemeier, 2023)。如此可以更精準地釐清媒介使用和感受的關係,或這些感受是否可以進一步促發後續媒介使用。也有學者在競選期間,透過此設計發現競選廣告推廣的議題和參與者關心的議題相同時,可以提升民眾對該政黨的支持(Chu, et al., 2023)。事件為基礎的設計可以更準確地釐清特定媒介接收內容和感受的關係,或這些感受和後續媒介使用的關係。
無論採用間隔為基礎的設計或事件為基礎的設計,此脈絡主題仍有相當的延伸空間,鼓勵申請者提出加掛計畫。


(四) 身心狀態和媒介使用
前三項主題關切媒介使用如何影響身心狀態,相反地,也有研究關切身心狀態如何促發媒介使用,亦即前次經驗取樣時的身心狀態和下次經驗取樣捕捉到的媒體使用行為關係。例如Reissmann et al. (2018)發現寂寞會鼓勵民眾使用臉書、Wang et al., (2012)發現孤獨(solitude)和社會支持都會鼓勵社群媒體使用,Xu et al.(2021)發現社會支持程度會降低線上人際互動的不安,也有學者探索期待滿足和獲得滿足的落差,Rokito et al.(2019)發現人們期待從臉書上獲得滿足和實際滿足的差異和後續使用臉書多寡之間呈現倒U字型關係。但相關研究較為欠缺,值得進一步投入。


(五) 情境定義的傳播行為
針對情境而有差異的傳播行為,難以利用單次的調查來捕捉,因此經驗取樣自然成為理想的方式。例如過去研究用經驗取樣來探討當下的多工行為(Moreno et al., 2012),也有學者透過經驗取樣瞭解每次貼文時,民眾腦海中想像的閱聽眾是否因為貼文內容而不同(Stoltenbert et al., 2022),或當下貼文使用的平台不同時,使用者期待的回應(按讚數、回應數)是否會不同(French & Bazarova, 2017)。也有學者探索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臉友對臉書上不經意接收到新聞的投入程度(engagement)(Karnowski et al., 2017),或臉書上的喝酒相關貼文接觸和後續飲酒行為多寡的關係(Kurten et al., 2022)。情境定義的傳播行為十分多元,因此相關主題仍有相當大的開發空間,值得學者提出加掛計畫書。


(六) 經典理論再驗

不少經典理論是以橫斷面調查資料來建立,因此也有學者以經驗取樣來再驗這些經典理論。例如利用經驗取樣探討使用社群媒體是否會產生社會替代(social displacement)的效果(Hall et al., 2018),結果並無法支持社會取代假說;也有學者以經驗取樣檢驗被動社群媒體使用假說(passive social media use hypothesis),亦即被動划水式的臉書使用會降低幸福感,但研究結果發現只有在兩成使用者身上發現此現象(Valkenburg et al., 2017)。在此脈絡下,可以透過經驗取樣再驗的理論眾多,非常值得學者投入。


(七) 方法比較

由於經驗取樣可以捕捉更細顆粒的傳播行為,因此也有研究比較傳統單次調查方法和多次經驗取樣結果的差異。例如,發現以單次調查詢問整體受訪者的上網時間,和透過經驗取樣瞭解每日不同時間區隔範圍所獲得的上網時間回應,其相關度僅有三成(Moreno et al., 2012)。從研究方法的角度,可以切入和探索的空間多元,也期待更多學者可以針對台灣當下的重要議題,提出方法比較的加題計畫。


三、 經驗取樣預計執行方式

(一) 人數

募集150名自願者參加者(招募時會考量性別與年齡分布)
(二) 程序
參加者在參加前中後回答完整問卷(理解其個人差異、身心狀態、人口變項等)。參加兩週期間,每日回答以手機app定期發送短卷(五分鐘內可以答完),一天詢問四次,維持2週。
(三) 時間安排
六到七月招募,八月執行。
(四) 每日時程
依照投送計畫書需求規劃,預計每日寄送4次經驗取樣短問卷。
(五) 題目安排說明

 

問卷類型

題目總數

申請者可分配題數

計畫前後長問卷

含共同題目:13題(可見附件一:其他可共同分析之題目說明)

加掛:50

接受5位申請書

每人分配10

每日4次經驗取樣短問卷

含共同題目:X題(待共同決議)

加掛:30

接受5位申請書

每人分配6


(六) 經驗取樣資料蒐集app
各個app存在其優缺點,將依照研究者需求,做最後的選定。


四、 網路調查之新增題組提案申請計畫書格式與評選原則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2024年經驗取樣調查」歡迎傳播領域或其他相關領域學者(包含各級教授、研究人員、博士後研究人員)提案新增題組,期望廣納各界智慧,將多元、新穎且具有學術與社會價值之前瞻研究主題納入。資料蒐集時間預計為 2024年八月份。
新增題組申請案將由「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推動委員會」推薦兩位委員進行審查,委員會依照審查結果決定加掛的題組。審議標準主要將涵蓋以下六個主要面向:
(1) 是否與此次調查主題相關
(2) 題目抽象性(受訪者是否容易理解)
(3) 議題的社會重要性高低
(4) 是否適用於經驗取樣調查情境
(5) 預期的研究貢獻

本次新增題組的提案申請書以計畫前後長問卷10題問項、每日經驗取樣短問卷6題問項為上限,頁數以兩頁(含)以上、不超過十頁。
申請書內容至少需包含下列項目(詳細內容及格式可見附件二):
(1) 題目
(2) 主題(請說明欲申請之主題及子題)
(3) 研究緣起
(4) 理論架構與文獻探討
(5) 具體的研究假設或研究問題
(6) 招募是否有特別需求(例如:平日每天有看網路新聞、有用社群媒體)
(7) 變項需求
i 計畫前後長問卷(十題為限)
a.需要測量的概念為何
b.所需的量表為何
ii 每日經驗取樣短問卷(六題為限)
a.需要測量的概念為何
b.所需的量表為何

(8) 參考文獻

五、 新增題組申請時程與流程
有興趣參與【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本次「2024年經驗取樣調查」的學者,請於2024年4月23日(二)以前,提出計畫前後長問卷10題內(含十題)問項、每日經驗取樣短問卷6題內(含六題)問項,計畫書頁數以兩頁(含)以上、不超過十頁為限,並以E-mail方式寄至傳播調查資料庫信箱(crctaiwan@gmail.com)、專任助理謝安亭信箱(anting940196@gmail.com)、專任助理許哲瑄信箱(conley20240101@gmail.com)、專任助理林鳳翎信箱(lins240584@gmail.com)。
本計畫將於2024年5月10日(五)通知入選的題組,入選題組的申請人將自動成為「【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2024年經驗取樣調查」之既定委員,需參與至少兩次問卷設計會議,以協助問卷之修訂與決議,此外,參與者將擁有第一年使用該題組進行論文發表的優先權。
若有任何問題,請洽【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計畫主持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張卿卿特聘研究員(chingchingchang@gate.sinica.edu.tw)。計畫詳情請參考本計畫所屬網站的最新消息公告:【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網址https://crctaiwan.dcat.nycu.edu.tw/index.asp。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計畫主持人 張卿卿 特聘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共同主持人 陶振超 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專任助理:謝安亭、許哲瑄、林鳳翎
聯絡電話:(02)27821693#262、238、166
聯絡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A202室

 

相關連結:https://reurl.cc/37EDY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