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DV)
|
子題(IV)
|
說明(可能的探究方向)
|
選民的政治傳播行為
|
政黨傾向
政治興趣
自我效能感
SES
性別
年齡…
|
不同特質(例如:性別、年齡、政黨傾向、自我效能感、政治興趣、政治知識…等)的選民,其媒介使用(暴露、傳散)行為的特徵為何? 例如,過去最難被瞭解的中性選民,其行為模式可區分為哪幾類?意識形態立場的光譜大致呈何種樣貌? 數位移民與數位原住民最核心的認知或行為差異為何?結合數位足跡與調查法,可以探討的議題,進行的分析比較相當多元。
|
假訊息傳播
|
政治知識
事實查核能力
政黨忠誠度
|
多數人可能沒意識到自己(曾)傳播假訊息,或不願意承認(例如:具特定政治目的的訊息)。透過網路足跡的比對,可以獲得實際的資料,並進一步建立假新聞訊息策略與個人特質的關係。例如,在臉書上,具哪些特質(例如:政黨忠誠度、自我效能感等)的閱聽人較傾向分享或回應與選舉相關的假訊息?哪些個人特質或能力(例如:政治知識、具查證能力)可以阻斷假訊息的傳播?
|
新聞消費模式
選擇性媒介暴露
|
敵意媒體感知
個人特質
社會信任
|
相對敵意媒體效應的理論假設,已從均衡媒體與偏激大眾,拓展到非均衡報導與一般公眾。在極化政治與公民審議並存的當代,敵意媒體感知程度不同的閱聽人,其(新聞)媒介使用的策略為何?選擇性暴露的程度有多高?是否還有其他相應的媒介使用策略?例如在敵對立場新聞下方發言抵制、轉發並加以評論等。是否還有其他因素(例如:政治知識、社會信任等)可降低選擇性暴露的程度?擁有哪些特質(例如:涉入程度)以及網路行為的閱聽人容易產生敵意媒體感知等,有待進一步探討。選擇性媒體暴露程度為相對敏感的話題,應該可能有許多臺灣的閱聽人已經內化到沒感覺自己的固定選擇偏向(藍色不看綠媒,綠色不看藍媒),但可能不願意自我揭露,這部分可以透過數位足跡紀錄進行分析。
|
網路不文明行為
|
個人特質
網路環境
媒體素養
|
在政黨對立程度高的當代民主社會,匿名性以及區分親疏(訊息觀看者權限)的網路環境,增加了網路不文明行為(例如:嘲諷、謾罵、(集體)言語霸凌、到敵對陣營嗆聲、分享網路迷因…等)出現的頻率。哪些個人特質及網路環境的機緣(affordances)、觸發行為(trigger)容易引發網路不文明行為的發生?哪些特質及能力(媒體素養)較傾向順利地化解衝突?要受訪者揭露自己曾做過網路不文明行為或行為頻率相當困難,自我報告也缺乏當下情境的資料,數位足跡紀錄可解決此問題。除了既定的個人特質之外,行為及行為發生的情境,前後的他人行為(反應)都被紀錄成完整的資料供研究分析。
|
面向(DV)
|
子題(IV)
|
說明(可能的探究方向)
|
極化政治
|
新聞消費模式
|
閱聽人的新聞閱讀習慣(例如:固定瀏覽索引新聞網站或特定主流新聞網站/頻道,或是隨機點閱臉書好友分享的新聞)將影響所獲得(政治)資訊的深度與多元性,亦可能對閱聽人的政治知識或立場選擇產生影響。我們每日接收的網路訊息數量龐大,難以如實回憶。閱聽人對自己行為的觀察、認知或回報也可能與實際行為有落差(例如:可能會避免提及政黨立場鮮明之媒體)。除了選擇非政黨偏頗的新聞媒體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有助於避免同溫層效應以及極化政治的產生?數位足跡可提供新聞來源與內容的精確紀錄,協助研究者進一步探究加深或減緩極化政治的行為因素。
|
極化政治
|
政治廣告暴露
政黨訊息暴露
|
政治議題敏感的選民可能會迴避承認自己主動點選或被動看完推播的政治廣告(或宣傳),或者避免揭露自己是否觀看敵對陣營廣告(或宣傳),影響研究分析的正確性。網路紀錄可避免此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亦可避免記憶謬誤的問題,強化暴露程度的正確性。搭配問卷調查,可進一步分析個人特質與偏向/均衡資訊取得對政治素養、政黨忠誠度等層面的影響。
|
數位民主
政治素養
|
線上政治參與
|
社群媒體平台提供了多種線上參與政治的可能性,例如選民可以透過候選人臉書粉絲專頁與候選人直接(正向或負向)互動、在社團中與他人討論、發文支持或批評某政黨或候選人等。在兩黨對立嚴重的社會情境下,許多人不願意對同溫層以外透露自己(曾)進行相關行動。透過網路足跡的紀錄,可以分析相關網路行為對政黨認同、政治知識、自我效能感、線下參與、投票意向等因素的影響。
|
數位民主
政治素養
|
公民審議(行為)
|
除了選舉,政策議題也是重要的政治參與領域。公民審議能力培養與多元觀點的接納,已成為當代民主發展的重點。社群平台上的政治參與行為是否有助於政治素養的提升,例如與網友進行線上討論後,是否引發閱聽人進一步搜尋更多資料、繼續討論或者改變認知、增加政治知識? 又如,在網路上觀看提供多元觀點論辯的(政論)節目或論述,是否有助於引發閱聽人透過人際網絡或線上社群進行相關議題的討論,(或)書寫、分享(並評論)對相關議題的反思,需要透過精確的時序資料進行分析。閱聽人未必記得每次討論後,自己是否有進一步的行動或思考。整合Google與Facebook的數位足跡,可以較精準地掌握行動之間的順序及內涵,避免記憶的謬誤。
|
輿論感知
|
媒介暴露行為
資蒐策略
|
有極化媒體暴露、娛樂媒體訊息暴露、訂閱網紅頻道…等行為者,是否容易將該媒介塑造出來的輿論風向默識為主流輿論?哪些行為(例如:刻意維持多元觀點的資訊暴露、主動搜尋查證、接收敵對陣營訊息…)或哪些特質(例如政治素養、教育程度、政黨忠誠度…)有助於平衡或矯正此偏誤之認知?這些收視行為者未必願意自我揭露,或記憶力難以全盤回憶所有資訊(收視頻率、是否有修正之資蒐行為),數位足跡可解決此研究限制。
|
立場或投票意向改變
|
資訊蒐集策略
|
中間選民的政黨認同或意識形態(例如統獨立場)不確定性較高、較晚做出投票選擇,但也是(相對於政黨認同高者)較容易改變投票意向的一群人。相對地,中間選民的特質或行為改變與否也常因還未決定或選後不願透露而難以捕捉。哪些網路行為(例如:主動的、特意平衡觀點的)資訊搜尋策略、參照意見領袖的看法、與他人討論等)及個人特質(例如:政治知識、決策模式、重視輿論風向等)可能造成意識形態立場、政黨支持度或投票意向改變,可以透過數位足跡紀錄來避免拒答及記憶錯誤之限制。
|
立場或投票意向改變
|
娛樂化資訊暴露
|
國家的意識形態娛樂化(Ideotainment)宣傳策略、新聞娛樂化/小報化、政治綜藝化/娛樂化的趨勢下,可能造成公民的政治素養下降、不利民主政治發展,但也可能透過與文化潮流的結合,吸引原本對政治冷感者或喜好政治娛樂化訊息的閱聽人的媒介暴露。這種潛移默化的模式是否造成統獨立場的鬆動或游移?過去僅透過調查法,許多政治興趣低者拒訪或不願揭露自己的統獨立場,或不願承認自己有相關媒體的收視習慣,造成研究限制,現在可以透過結合數位足跡的方法來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