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徵稿


國科會【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計畫 「2023 年網路足跡調查」徵求題組公告說明

一、說明
    為精確追蹤台灣民眾傳播行為變遷的脈動,【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每年除了訪查民眾傳播媒體使用行為外,也會針對不同次主題進行深入探索,希望藉此深入描述閱聽眾媒體使用的輪廓,以建立完整的長期資料庫,協助學者針對臺灣傳播現況與當下發展,進行系統性的全盤分析,或創新的理論建構,並藉此作為政府擬定政策的重要參考基礎。每年組成問卷小組委員會負責該年調查的子題與問卷規劃。小組委員皆為與當年徵求主題相關的專家學者,部分委員為基於領域專長而受邀加入,其他委員則為透過公開徵求題組,投送計畫書評選通過後加入。
    為有效因應網路世代快速變動的趨勢所衍伸出的新型態網路使用與傳播行為,本計畫規劃從2023年10月開始收集網路足跡數據,結合線上問卷調查,探討網路訊息對人們的影響。
    各種研究資料都有其侷限性。例如單純以網路大數據資料(例如Facebook、Youtube使用者的發文)進行分析的研究,因缺乏相對完整或「正確的」個別使用者的特質資料(例如性別、年齡或政黨傾向),常常只能進行整體描繪分析(部分甚至需要透過其他資料做推估)或預測,較難進行深度的分析或因果推論。而線上問卷調查可能存在一些自我報告(self-report)的偏誤,也缺乏社會情境與脈絡的資料。因此,結合多元資料,成為當今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趨勢。
    數位足跡資料紀錄了個別使用者日常的媒介使用(例如常看的媒體、接觸的資訊類型等等),亦記錄了使用者在網路上的行為(例如搜尋、發文、留言…),以及當下的媒體情境(例如是觀看Youtube頻道還是Facebook的短片)與社會情境(例如是同溫層的相互取暖,還是臉書留言中激烈的辯論)。這些訊息資料量龐大,使用者自己難以精確回想,若以概括的方式評估,則可能有偏誤的情況發生。後者除了不易回溯之外,可能還包含某些使用者若以問卷作答,不一定願意誠實揭露的訊息,例如網路不文明行為,或是使用者本身並未意識到自己有此行為(例如傳播假訊息)。
    綜合此兩種方法的研究,可以開發的研究議題眾多。試以下列兩個取徑為例:
取徑一:比較self-report與實際行為的差異
    結合兩種方法,我們可以比較自我報告與實際行為的差異,進而探討以下幾個子題:
1. 偏誤出現的領域
    使用self-report的研究中,最常出現偏誤的領域,一個是敏感性的議題,例如與性行為有關的問題(觀看性愛影片)、詢問有觸法疑慮的行為,如網路霸凌。放在政治傳播的領域中就是個人的政黨傾向、統獨立場、上次投票投給誰等。另一個容易有偏誤的領域則是時間長、數量多的行為活動紀錄,難以透過記憶力準確回報。
    媒介使用行為在自我報告上經常出現偏誤,尤其在數位媒體時代,每個人每天瀏覽過的訊息量已無法透過記憶力精準地估計。民意研究領域相當倚賴關於新聞訊息暴露的自我報告,因此,其系統性的偏誤趨勢是個重要的研究議題。Prior(2009)曾比較調查中的自我報告與收視率數據,發現存在很大程度的高估(overreporting)。
    Araujo et al.(2017) 指出,網路「碎片化」以及「無所不在」的特質、使用網路的頻繁度與多工狀態、行動裝置的使用,都對自我報告的正確性有影響。研究者比較受訪者的自我報告與裝置(內建收集數據的程式)收集的資料,發現使用行動裝置(平版)者容易低報使用時間,因為經常處於多工狀態,容易忽略自己同時也在使用網路。總體來說,高用量會被低估,低用量會被高估。
2. 偏誤出現的原因
    偏誤可以是生理性(例如:記憶精準度低)的,也可能是心理性(social desirability,社會期望偏誤)的,例如當研究涉及敏感議題(例如涉及個人隱私的侵入性問題,或若答案外洩可能造成傷害,例如吸毒與否)時,受訪者若認為自己的偏好與主流價值有所出入,可能會給出較符合社會期待或政治正確的答案,造成測量的偏誤。Powell(2013)指出,所謂的 Bradley Effect就是受訪者在接受民意調查時,礙於族群平等的社會價值,表示自己會投票給黑人候選人,實際投票行為則不然。
    Kahn et al.(2014)比較玩家的自我報告與實際活動數據發現,不屬於典型玩家(符合大家刻板印象中玩電動的族群為:年紀較輕、教育程度較低、男性)、未得到玩遊戲的樂趣、缺乏對線上遊戲社群的歸屬感者,較容易低報花費在電玩上的時間,符合認知不協調理論及平衡理論的預設。後續還可檢視外向性、認知需求(need for cognition)等心理特質對於系統性自我報告偏誤的影響。
取徑二:混和自我報告數據與網路足跡資料
    過去礙於網路行為在自我報告中回憶的困難,很多議題很難精準地被探索。現在可以直接以網路行為數據,結合自我報告的資料,更為精準地進行分析。
1. 個人既存差異與網路行為的關係
    網路行為的鉅量資料難以回憶(有些甚至自己未曾察覺)造成效果測量上的困難。數位足跡的紀錄可解決此一研究限制,並提供每個網路行為的情境資料細節(例如:這是主動搜尋或點擊連結或臉書上的社團討論留言),增加資料的豐富度。受訪者不願揭露自己的政黨傾向、統獨立場,常是政治傳播研究的一大限制;透過分析受訪者的網路行為,可以大致推斷出其政治傾向及統獨立場,補足資料空缺。此外,受訪者基於社會期望偏誤,傾向迴避揭露具爭議性的行為(例如網路上與人發生爭執、收看極化媒體等),也能透過網路足跡紀錄結合隱私保障,納入研究分析。

以下試舉可能的研究子題:
面向(DV)
子題(IV)
說明(可能的探究方向)
選民的政治傳播行為
政黨傾向
政治興趣
自我效能感
SES
性別
年齡…
不同特質(例如:性別、年齡、政黨傾向、自我效能感、政治興趣、政治知識…等)的選民,其媒介使用(暴露、傳散)行為的特徵為何? 例如,過去最難被瞭解的中性選民,其行為模式可區分為哪幾類?意識形態立場的光譜大致呈何種樣貌? 數位移民與數位原住民最核心的認知或行為差異為何?結合數位足跡與調查法,可以探討的議題,進行的分析比較相當多元。
假訊息傳播
政治知識
事實查核能力
政黨忠誠度
多數人可能沒意識到自己(曾)傳播假訊息,或不願意承認(例如:具特定政治目的的訊息)。透過網路足跡的比對,可以獲得實際的資料,並進一步建立假新聞訊息策略與個人特質的關係。例如,在臉書上,具哪些特質(例如:政黨忠誠度、自我效能感等)的閱聽人較傾向分享或回應與選舉相關的假訊息?哪些個人特質或能力(例如:政治知識、具查證能力)可以阻斷假訊息的傳播?
新聞消費模式
選擇性媒介暴露
敵意媒體感知
個人特質
社會信任
相對敵意媒體效應的理論假設,已從均衡媒體與偏激大眾,拓展到非均衡報導與一般公眾。在極化政治與公民審議並存的當代,敵意媒體感知程度不同的閱聽人,其(新聞)媒介使用的策略為何?選擇性暴露的程度有多高?是否還有其他相應的媒介使用策略?例如在敵對立場新聞下方發言抵制、轉發並加以評論等。是否還有其他因素(例如:政治知識、社會信任等)可降低選擇性暴露的程度?擁有哪些特質(例如:涉入程度)以及網路行為的閱聽人容易產生敵意媒體感知等,有待進一步探討。選擇性媒體暴露程度為相對敏感的話題,應該可能有許多臺灣的閱聽人已經內化到沒感覺自己的固定選擇偏向(藍色不看綠媒,綠色不看藍媒),但可能不願意自我揭露,這部分可以透過數位足跡紀錄進行分析。
網路不文明行為
個人特質
網路環境
媒體素養
在政黨對立程度高的當代民主社會,匿名性以及區分親疏(訊息觀看者權限)的網路環境,增加了網路不文明行為(例如:嘲諷、謾罵、(集體)言語霸凌、到敵對陣營嗆聲、分享網路迷因…等)出現的頻率。哪些個人特質及網路環境的機緣(affordances)、觸發行為(trigger)容易引發網路不文明行為的發生?哪些特質及能力(媒體素養)較傾向順利地化解衝突?要受訪者揭露自己曾做過網路不文明行為或行為頻率相當困難,自我報告也缺乏當下情境的資料,數位足跡紀錄可解決此問題。除了既定的個人特質之外,行為及行為發生的情境,前後的他人行為(反應)都被紀錄成完整的資料供研究分析。
 
2.   網路行為如何影響意見、態度(或行為)
    除了社群媒體上的意見領袖,「網友」、「鄉民」的觀點也是當代臺灣媒體喜愛報導的對象。即使不是帶風向的網紅,常民在自己的社群網絡中的行動也常在潛移默化中,對自己或他人產生影響。過去由於媒體來源太過多元,難以掌握因果關係,透過網路足跡的紀錄,得以建置較完整的使用者的網路環境及行為記錄,再輔以問卷補充傳統媒體使用、人際互動脈絡,以及測量態度、認知是否發生改變,將可大幅提高研究的解釋力。試舉可能的研究子題如下:
面向(DV)
子題(IV)
說明(可能的探究方向)
極化政治
新聞消費模式
閱聽人的新聞閱讀習慣(例如:固定瀏覽索引新聞網站或特定主流新聞網站/頻道,或是隨機點閱臉書好友分享的新聞)將影響所獲得(政治)資訊的深度與多元性,亦可能對閱聽人的政治知識或立場選擇產生影響。我們每日接收的網路訊息數量龐大,難以如實回憶。閱聽人對自己行為的觀察、認知或回報也可能與實際行為有落差(例如:可能會避免提及政黨立場鮮明之媒體)。除了選擇非政黨偏頗的新聞媒體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有助於避免同溫層效應以及極化政治的產生?數位足跡可提供新聞來源與內容的精確紀錄,協助研究者進一步探究加深或減緩極化政治的行為因素。
極化政治
政治廣告暴露
政黨訊息暴露
政治議題敏感的選民可能會迴避承認自己主動點選或被動看完推播的政治廣告(或宣傳),或者避免揭露自己是否觀看敵對陣營廣告(或宣傳),影響研究分析的正確性。網路紀錄可避免此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亦可避免記憶謬誤的問題,強化暴露程度的正確性。搭配問卷調查,可進一步分析個人特質與偏向/均衡資訊取得對政治素養、政黨忠誠度等層面的影響。
數位民主
政治素養
線上政治參與
社群媒體平台提供了多種線上參與政治的可能性,例如選民可以透過候選人臉書粉絲專頁與候選人直接(正向或負向)互動、在社團中與他人討論、發文支持或批評某政黨或候選人等。在兩黨對立嚴重的社會情境下,許多人不願意對同溫層以外透露自己(曾)進行相關行動。透過網路足跡的紀錄,可以分析相關網路行為對政黨認同、政治知識、自我效能感、線下參與、投票意向等因素的影響。
數位民主
政治素養
公民審議(行為)
除了選舉,政策議題也是重要的政治參與領域。公民審議能力培養與多元觀點的接納,已成為當代民主發展的重點。社群平台上的政治參與行為是否有助於政治素養的提升,例如與網友進行線上討論後,是否引發閱聽人進一步搜尋更多資料、繼續討論或者改變認知、增加政治知識? 又如,在網路上觀看提供多元觀點論辯的(政論)節目或論述,是否有助於引發閱聽人透過人際網絡或線上社群進行相關議題的討論,(或)書寫、分享(並評論)對相關議題的反思,需要透過精確的時序資料進行分析。閱聽人未必記得每次討論後,自己是否有進一步的行動或思考。整合Google與Facebook的數位足跡,可以較精準地掌握行動之間的順序及內涵,避免記憶的謬誤。
輿論感知
媒介暴露行為
資蒐策略
有極化媒體暴露、娛樂媒體訊息暴露、訂閱網紅頻道…等行為者,是否容易將該媒介塑造出來的輿論風向默識為主流輿論?哪些行為(例如:刻意維持多元觀點的資訊暴露、主動搜尋查證、接收敵對陣營訊息…)或哪些特質(例如政治素養、教育程度、政黨忠誠度…)有助於平衡或矯正此偏誤之認知?這些收視行為者未必願意自我揭露,或記憶力難以全盤回憶所有資訊(收視頻率、是否有修正之資蒐行為),數位足跡可解決此研究限制。
立場或投票意向改變
資訊蒐集策略
中間選民的政黨認同或意識形態(例如統獨立場)不確定性較高、較晚做出投票選擇,但也是(相對於政黨認同高者)較容易改變投票意向的一群人。相對地,中間選民的特質或行為改變與否也常因還未決定或選後不願透露而難以捕捉。哪些網路行為(例如:主動的、特意平衡觀點的)資訊搜尋策略、參照意見領袖的看法、與他人討論等)及個人特質(例如:政治知識、決策模式、重視輿論風向等)可能造成意識形態立場、政黨支持度或投票意向改變,可以透過數位足跡紀錄來避免拒答及記憶錯誤之限制。
立場或投票意向改變
娛樂化資訊暴露
國家的意識形態娛樂化(Ideotainment)宣傳策略、新聞娛樂化/小報化、政治綜藝化/娛樂化的趨勢下,可能造成公民的政治素養下降、不利民主政治發展,但也可能透過與文化潮流的結合,吸引原本對政治冷感者或喜好政治娛樂化訊息的閱聽人的媒介暴露。這種潛移默化的模式是否造成統獨立場的鬆動或游移?過去僅透過調查法,許多政治興趣低者拒訪或不願揭露自己的統獨立場,或不願承認自己有相關媒體的收視習慣,造成研究限制,現在可以透過結合數位足跡的方法來解決。

二、資料收集計畫
請見連結:reurl.cc/Y8p57D

三、申請資格、時程與流程

    有興趣參與【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本次「2023年網路足跡調查」的學者,請於民國112年5月14日(日)以前,提出6題以下之問卷題項及兩頁(含)以上、十頁(含)以下的提案申請書,並以 E-mail 方式寄至傳播調查資料庫信箱( crctaiwan@gmail.com )或專任助理郭子靖信箱( kuotzuchingw@gmail.com )。
    本計畫將於民國112年6月9日(五)通知入選的題組,入選題組的申請人將自動成為【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2023年的「網路足跡調查」之既定委員,需參與至少兩次問卷設計會議,以協助問卷之修訂與決議,此外,參與者將擁有第一年使用該題組進行論文發表的優先權。
    若有任何問題,請洽【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計畫主持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張卿卿特聘研究員( chingchingchang@gate.sinica.edu.tw )。計畫詳情請參考本計畫所屬網站的最新消息公告: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網址: crctaiwan.dcat.nycu.edu.tw/index.asp 
 
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計畫主持人:張卿卿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共同主持人:陶振超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專任助理:郭子靖、葉心妤、張馨勻
聯絡電話:(02)27821693#238或(02)2789-8166
聯絡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A202室

相關連結:https://reurl.cc/Y8p5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