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你讀電子書,還是電子書讀你?

日期
2012-07-05
新聞來源
內容

電子書的崛起,讓閱讀行為從獨立的私領域,進入到可測量的半公共領域。目前電子書出版的主要競爭者有亞馬遜、蘋果與Google,這些公司能追蹤讀者的閱讀進度、所花費的時間及搜尋書本時用的關鍵字。平板電腦的電子書App業者也知道用戶開啟的次數及閱讀時間長短。


出版商才剛開始探索運用電子書閱讀相關資料的可能性,即出現質疑的聲音。亞馬遜要求Kindle用戶簽署一份同意書,讓亞馬遜可以儲存用戶的閱讀速度、書籤、重點標記、筆記及註釋等資訊。讓讀者可以查看其他讀者所閱讀的書本尚有哪些共同重點標記,亞馬遜發言人Kinley Pearsall表示,他們認為這是「Kindle讀者的集體智慧」。


針對亞馬遜儲存讀者行為資訊的做法,已有一些隱私監管機關提出反對,並要求政府通過「讀者隱私權法案」,保障個人閱讀習慣在沒有法院許可下,不得被電子書零售業者取用。


書籍數位化的發展趨勢,也讓許多數位新創公司積極地從閱讀器及App所收集的資料中尋求商機。在電子書市場擁有25%~30%市佔率的Barnes & Noble透過其Nook電子書閱讀器研究消費者的數位閱讀行為,且與出版商分享這些資訊,並幫助他們推出更吸睛的書籍。找出讀者針對某本書感到無趣的時刻,也有助於出版商增加影片、網路連結或多媒體功能以推出更華麗的數位版本來維持讀者的興趣。


針對此一前景,部分作者保持樂觀的態度,但也有人擔心如此資料導向的做法會妨礙產生優良文學作品的創造力。


相關連結請看:
http://www.bnext.com.tw/focus/view/cid/103/id/23761
http://www.bnext.com.tw/focus/view/cid/103/id/23762
http://www.bnext.com.tw/focus/view/cid/103/id/23763
http://online.wsj.com/article_email/SB10001424052702304870304577490950051438304-lMyQjAxMTAyMDIwOTEyNDkyWj.html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