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某大精品跨領域聯名不同等級的牌,已經不是大驚小怪的消息了,但消費者依舊買單。像是瑞典平價時尚品牌H&M與Alexander Wang跨界合作,消息發布之初受到各界期待,但實際公布商品後,消費者的反應沒有預期的好,甚至表示失望。可是開賣當天,依舊轟動全球,實體店和網路商品當日清掃一空。而實際調查瞭解購買心態,可以歸納出三種因素,第一,高價品牌和低價品牌聯名時,價位通常比市價低,產生撿便宜心態。第二,消費者後悔過往沒購買,所以依舊會行動。最後,人來瘋心態影響,當全部的人都去排隊,便會質疑自己的認知,這三種因素總結了消費者購買聯名商品的動機。但是,頻繁的聯名可能使消費者的動機疲乏,像英國知名精品百貨公司Liberty不定期的和球鞋品牌Nike和Vans合作,消費者一開始買單,但一年一次甚至兩次的發行,業績顯示,消費者已逐漸疲倦,新鮮感已大為減弱。品牌聯名似乎成為品牌經營和營收的兩難選擇題,保持新鮮感但創造可觀的營收將是現今經營者需要好好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