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來,像 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 與 Microsoft 等這些科技領導公司所開發的產品與技術,幾乎遍及我們的數位生活,而這些新的設備或應用程式大多會存取、使用或蒐集消費者的個人資料並加以分析。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曾經針對資料蒐集的做法及隱私權措施舉辦相關研討會,與會者認為業者所蒐集到的大量顧客的個別資料,導致業者比顧客更了解自己的需求與喜好,這種不平衡的情況,可能會導致資料散佈的危險。企業的決策者們如何因應隱私權法規的建立,去調整公司的相關政策,將愈形重要。其中的重點不在於你擁有多少顧客的資料,而是你如何應用這些資料所帶來的有效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