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語音複製技術的普及帶來身份冒充風險,許多公司在防止濫用方面措施不足。《消費者報告》評估發現,ElevenLabs、Speechify、PlayHT 和 Lovo 只透過簡單的自我聲明機制審查用戶,註冊門檻低;相比之下,微軟與 OpenAI 更為審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報告顯示,2023 年冒充詐騙案達 85 萬起,損失 27 億美元,基於此情況,企業需加強身份驗證及聲音資產保護。未來可望加強監管,而企業應主動建立安全機制,利用語音驗證與詐騙檢測工具,確保技術應用合規,以贏得市場信任。
資料來源:https://unwire.pro/2025/03/11/ai-voice-clone-risk/news/
責任編輯:沈思妤(政治大學 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