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許多研究顯示,手機代表青少年對於流行的追求,並且也是延伸個人特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青少年處於極度需要「同儕認同」的時期,因此手機也成為一個維繫與朋友感情的重要社群工具。澳洲的研究者在<Phone bullying: impact on self-esteem and well-being>這篇研究中,列出了中學生常見的手機霸凌(Mobile-bullying),如利用簡訊揭露他人的隱私資料、毀壞個人或學校的名聲、寄送威脅訊息、圖片、寄送色情或騷擾的訊息、圖片等。當手機使用的年齡層越來越小、「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的現實生活已跟數位科技脫離不了關係時,該如何正確地引導他們的使用行為及習慣,也許正是科技教育的重要一環。
更多內容請參考:http://techorange.com/2012/11/27/rebuzz-phone-bull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