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調查資料庫展集收錄了使用該資料庫(或該資料庫前身: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大眾傳播組)所發表的期刊論文,規劃此展集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有系統地了解如何應用傳播資料庫資料研究不同的傳播行為,並建構相關理論,藉以推廣傳播資料庫的使用。
本次展集主題鎖定「以網絡連結觀點看社群媒體在政治動員、政治資訊傳播以及個人社會支持的影響」,共收錄陶振超(2017;使用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一期第三次);俞蘋(印製中;使用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二期第一次);林日旋(2017;使用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一期第三次)等三篇文章。
本期內容介紹
楊偉顥
現任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助理教授
Wellman et al. (1996) 提到隨著網路科技進步,屏幕所創造出來的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正串聯著每個網路使用者的生活、工作與家庭,網路公民們在虛擬社群中蒐集與相互交換資訊、互相支持;連結的結構也依互動頻率以及連結建立的關係,分為高互動頻率的強連結(Strong tie)核心群體,以及低互動頻率或連結關係是透過他人建立起的弱連結(Weak tie),非核心群體。早期群體(community)、群體行為(collective action)相關研究認為,成員間透過彼此相互的溝通、互動,從中獲得相互的社會支持(Baumeister & Leary, 1995)。此外,社會網絡的成立在組織內會有一些角色的定義、規範以及共同的活動,影響網絡中成員的行為(Ostrom, 1998)以及價值觀(Benford & Snow, 2000)。
過去社群媒體研究,多探討網路公民們在社群媒體所創建的虛擬核心社群內如何互動與相互影響(Kaplan & Haenlein, 2010),本期展集收錄的文章則從社交媒體外圍效果來看,在公民運動的動員、政治訊息的傳播以及個體社交支持的建立等面向,社群媒體上非社交網絡核心的網民如何受社交網絡影響。
陶振超 (2017) 研究透過網絡機會模式(network opportunity model) 探討在公民運動中具有什麼特徵的閱聽人會被「社交媒體動員」以及「如何動員」。俞蘋 (印製中) 則結合「新聞動機使用」與「不經意接觸政治」兩觀點,探討不同使用者在社會文化背景、經濟資源、政治興趣、科技資源、其他新聞使用偏好與習慣等人口背景差異對政治資訊接收的影響。最後,林日旋 (2017) 則探討透過社群媒體串聯起來的網絡連結,在使用者採用不同的社交連結策略時,社群媒體對閱聽者本身感知在臉書上歸屬感,自我價值與臉書人氣間的關係。
過去,個人網絡被視為是私人領域,媒體、訊息平台被視為是公共領域,但社群媒體同時兼具兩者,使得閱聽人在社群媒體上公私領域混在一起,每個人可以透過自己的社群媒體網頁傳佈訊息,與認識的人以更頻繁、快速且低成本的方式更新彼此的動態;也可向擁有共同朋友的陌生人,傳佈與交換訊息,甚至可以透過共同朋友的連結,與陌生人認識,建立關係。陶振超 (2017) 認為因為社群媒體上的網絡連結,建立人與人間的虛擬接近性,虛擬接近性促使人們在社群媒體上,除了能直接被號召參與社會運動,亦能間接看到其他人正發出的號召。人們在社群媒體上幾乎能即時、以很低的成本,觀察認識或陌生人所發出的號召、甚至受其他人所發佈的資訊影響參與社會運動的機會。本文研究一透過傳播調查資料庫一期三次調查社會動員題組分析結果發現,閱聽者接觸社群媒體的頻率與政治消費主義呈現正向關係,顯示越常使用社群媒體的人社會運動參與的越多。研究二,則以頂新集團的黑心油事件為背景,探究不同的社群媒體上行為(如:按讚、重複暴露、討論、分享等)與政治消費主義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資訊重複暴露(即:看到他人倡議對食品安全議題應採取行動的資訊)為預測拒買的主要因子,社群媒體上透過原生與再生網絡間的重疊,使資訊的重複暴露會影響閱聽者對社會運動的參與。
有關政治資訊的接收,過去有關社群網站上新聞與政治資訊使用的相關研究分兩脈絡:「新聞動機使用」與「不經意接觸政治」。「新聞動機使用」學者強調新聞接觸與個人動機有關,強調個人動機驅駛的主動性接觸新聞現象;「不經意接觸政治」學者則定義不經意接觸係指個人在沒有特別花心力的狀況下,也會獲得政治相關資訊,對政治討論與參與有所影響。目前現有文獻多單獨探討社群媒體上「新聞動機使用」或「不經意接觸政治」。俞蘋(印製中)研究則同時探討「新聞動機使用」與「不經意接觸政治」在社群媒體上不同新聞與政治資訊使用類型,並援引O-S-R-O-R模型,探討社群媒體上不同新聞與政治資訊使用類型的前因與後果。此研究採用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二期一次的面訪資料,研究發現近半數的社群媒體使用者為「不經意接觸政治」者,社群媒體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多數曾經不經意地接觸政治資訊。進一步分析發現,與其他使用者相較,「不經意接觸政治」者對一般與政治新聞興趣皆偏低,但政治興趣偏高,較常在社群媒體上表達意見、與他人互動,透過不經意接觸當下時事政治在社群媒體上的表達,維繫人際關係、累積橋接型社會資本。此外,本文也發現,另外一半的社群媒體使用者的在該平台上的新聞使用可再細分為三:「混合接觸」者、「兩者皆無」者與「新聞動機使用」者。「混合接觸」者約占1/4的社群媒體使用者,此族群將社群媒體視為獲取新聞資訊管道,又曾在該平台上不經意的獲取政治資訊,教育程度較高,也較常在社群媒體上瀏覽發文、照片等一般資訊。「兩者皆無」者,則以女性居多、政治興趣較低、社群媒體上表達、接收使用皆較低。最後是「新聞動機使用」者,該族群使用社群媒體的動機之一是獲取新聞資訊,此族群對一般與政治新聞興趣皆較高、報紙使用頻率也較高,但較少在社群媒體上與他人互動、表達意見。此研究整合了閱聽驅動、社群媒體使用以及個人背景,以整體角度看閱聽人獲取新聞與政治資訊與社交互動等表達需求行為間的關聯。
最後,林日璇 (2017) 探討使用者在社群網站中與他人建立連結時採用的策略與使用者心理幸福感的關連。研究中針對不同的社交連結策略,包含關係維持(加臉書是為維持與舊朋友之間的關係)、展開新關係、以及資訊尋求(加臉書是為察看一下你有興趣的人的動態資訊)。以及本研究將展開新關係細分的新增強連結策略(認識能談心的朋友)以及擴展社交圈連結策略(認識能對於工作或學業有幫助的人)進行探討。透過2014台灣國家傳播資料庫一期三次的資料,來驗證不同社交連結策略,對閱聽人「感知社會支持」、「臉書歸屬感」、「自我價值」、「生活滿意度」、「社交生活滿意程度」、「感知臉書受歡迎程度」等的影響。結果指出成人的四種連結策略都與歸屬感有正向的關係,自我價值部分,除了社交資訊查看外,其他皆有正向的影響。此外針對臉書感知人氣,擴展社交圈及關係維持策略對於使用者感知人氣有正向影響,但社交資訊查看策略則對個人感知人氣有負向的影響(也就是當加臉書是為了查看有興趣人的動態資訊時,會覺得自己的臉書人氣很低),而積極擴展社交圈的台灣成人,感知自己的人氣是高的,然而,若使用臉書來查看他人社教資訊的台灣成人,則感知自己的人氣是低的。此外,新增強連結則對於歸屬感及自我價值,有最大影響力,相反的擴展社交圈與歸屬感,則呈現較弱的正向相關。
綜上可知,社群媒體上的群體行為,因為社群媒體的類型多元性,民眾若同時屬於不同社群媒體平台的成員,對於社會運動參與的機率將會提升,且雖閱聽人使用社群媒體本意不在關注政治相關訊息,但在使用社群媒體上皆有高比例的機會,會接觸到政治相關訊息,並透過轉發分享時事訊息來維繫既有的社會資本,產生政治資訊的擴散。然而,因為社群媒體的開放性特徵,民眾可透過社群媒體上透過既有的網絡連結去搜尋與開發新的網絡關係,對弱連結關係不論是以新增強連結策略或是擴展社交圈連結策略都會對自我感知的社會支持帶來正面效益。可見社群媒體所產生的外圍效果,雖非核心社群,但因為社群媒體的開放性、多元性也會對非核心社群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Baumeister, R. F., &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3), 497-529. doi:10.1037/0033-2909.117.3.497
Benford, R. D., & Snow, D. A. (2000). 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1), 611-639. doi:10.1146/annurev.soc.26.1.611
Kaplan, A. M., & Haenlein, M. (2010). Users of the world, 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Business Horizons, 53(1), 59-68. doi:https://doi.org/10.1016/j.bushor.2009.09.003
Ostrom, E. (1998).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collective action: Presidential addres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97.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2(1), 1-22. doi:10.2307/2585925
Wellman, B., Salaff, J., Dimitrova, D., Garton, L., Gulia, M., & Haythornthwaite, C. (1996). Computer networks as social networks: Collaborative work, telework, and virtual commun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2(1), 213-238. doi:10.1146/annurev.soc.22.1.213
本期展集所收錄文章摘要與下載
社群媒體的動員力量:網絡機會模式之觀點
陶振超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
社群媒體展現驚人的動員力量,然而誰被動員與如何動員仍所知有限。本文提出網絡機會模式,主張社群媒體建立虛擬接近性,使得人們在不互相干擾的狀況下,也能傳遞資訊。以政治消費主義為研究背景,研究一採2014 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發現社群媒體多樣化社會運動參與者,促成更多女性、未就業者及年輕人參與。研究二採網路調查,發現社群媒體使人們重複暴露於相似資訊,提供觀察學習機會,促進參與。結論指出社群媒體造就個人大眾傳播。
有心或無意?:社群媒體上的新聞與政治資訊使用
俞蘋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融合「新聞動機使用」與「不經意接觸政治」觀點,利用2017年傳播調查資料庫資料探索社群媒體上新聞與政治資訊使用類型,並討論其前因與後果。研究發現四種新聞與政治資訊使用型態,近半數使用者是在不經意的狀態下接觸政治資訊,社群媒體上的自我表達可能是重要機制;此外,這樣的使用經驗有助政治討論,但對擴大網路新聞管道使用的助益有限。另外半數使用者可再區分為三種類型,這些使用者在個人背景、網路新聞使用數量、以及政治討論上,皆有所不同。
你怎麼加臉書「好友」?連結策略與感知社會支持及心理幸福感的關聯性
林日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本研究使用傳播資料庫一期三次全國代表性樣本,探究台灣成人臉書上四項社交連結策略與感知社會、臉書上及整體心理幸福感之關聯。不同的社交連結策略,與臉書上歸屬感、自我價值、及感知臉書人氣有正向關係。本研究新提出「新增強連結」與「擴展社交圈」這兩項連結策略,結果發現新增強連結策略,對於臉書歸屬感有最大的正向影響力,但與感知臉書人氣沒有關聯性;擴展社交圈策略,對於臉書感知人氣有最大的正向影響力。維持型及社交資訊查看型策略,間接透過感知社會支持,正向影響線下現實生活滿意度。本研究透過臉書上與他人的連結策略,探討連結策略對於心理幸福感細緻的影響,對於現有文獻中將臉書「使用」視為單一變項的不足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