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展集


傳播調查資料庫展集第七期:從「可信度」解讀假新聞現象 不容小覷的個人因素

資料庫背景與本期簡介

傳播調查資料庫展集收錄了使用該資料庫(或該資料庫前身: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大眾傳播組)所發表的期刊論文,規劃此展集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有系統地了解如何應用傳播資料庫資料研究不同的傳播行為,並建構相關理論,藉以推廣傳播資料庫的使用。

本次展集主題鎖定「從『可信度』解讀假新聞現象 不容小覷的個人因素」,共收錄羅文輝(2013;使用1993、1998和2003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大眾傳播組資料);盧鴻毅(2015;使用2012年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徐美苓(2015;使用2013年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等三篇文章。


本期內容介紹

吳淑鈴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科技部專任研究助理

 
自1942年耶魯學派的學者賀夫蘭(Carl Hovland)等人探討「可信度」以來,此概念隨著社會變遷,在不同的媒介情境和新科技時空裡已不斷深化和擴充;例如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選擇可信度」(Selective Credibility)理論,能進一步探討個人為何選擇了某些特定的媒介和內容。近年來,網路中不斷蔓延的假新聞現象,使讀者對新聞報導的信任感更加降低;值此時刻,可信度這項傳統的新聞學概念,亦可「舊瓶裝新酒」地讓我們深入探究促成假新聞現象的個人動機和可能解方。
 
今(2018)年3月9日出刊的科學雜誌Science探討了真、假新聞在網路中的擴散情形。文中提到:
 
“Whereas false stories inspired fear, disgust, and surprise in replies, true stories inspired anticipation, sadness, joy, and trust.” -Vosoughi et al., Science.
 
即使假新聞帶來了許多負面情緒,它在網路裡的「存在感」仍不斷擴大。該文為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學者Vosoughi 等人,蒐集了2006-2017共12年的Twitter資料從事的大數據分析;研究顯示,約有300萬個Twitter帳號散佈了12.6萬則假新聞。這篇專題不但是Science少有地以社會科學主題作為封面故事,該文的研究發現更指出,假新聞的傳遞速度比真新聞快,且散播者是來自真人用戶,而非機器帳號。換言之,假新聞儼然已成為服務特定立場的工具,身處後真相(Post-Truth1)時代的我們,或許可從無數個人的「選擇可信度」,來解讀網路中忽視真實、任由假新聞不斷蔓延的現象。
 
假新聞從來就不是新鮮事,但近年在新科技的催化下,假新聞不但得以攀附在網路、社群媒體的枝椏中成長茁壯,甚至吞噬了真新聞的生存空間。假新聞的蔓延,除了來自新科技的因素,個人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不容小覷。本期收錄的三篇文章便試圖描繪了個人處理新聞資訊的動機和認知情形。羅文輝(2013)在研究報紙和電視可信度時,指出閱聽人會基於「選擇性可信度」而選擇和他們信念、立場一致的媒介產品。同樣探討可信度,盧鴻毅(2015)聚焦在媒體報導的健康資訊內容,指出閱聽人對內容的可信度與重要性感知,皆能正向地預測閱聽人的資訊尋求行為。徐美苓(2015)的研究除了呼應羅文輝(2013)對於「選擇可信度」的探討,指出閱聽人會基於個人偏好而接觸特定的新聞媒介,更進一步從媒介素養的視野提出解方。
 
羅文輝(2013)比較報紙和電視在1993、1998和2003年這三個時期的可信度,同時以閱聽人的「政黨認同」因素驗證「選擇可信度」(Selective credibility)理論。研究結果顯示,在新聞媒介類型(media types)方面,三個時期電視新聞的「相對可信度」或是「絕對可信度」都高於報紙;在新聞媒介產品(media products)方面,閱聽人所選擇的新聞內容會接近他們的思想和信念,同時他們也認為這些內容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在「選擇可信度」的分析中,閱聽人會依「政黨傾向」選擇新聞資訊(選擇性暴露),並在符合其信念的前提下,進一步地選擇性理解和記憶,同時產生信任感。雖然作者此篇文章研究的媒介是報紙和電視,和現今盛行的網路媒介環境大不相同,但其描繪的閱聽人圖像,讓我們在探討假新聞現象時,也能得以一窺促成假新聞蔓延的個人動機。
 
盧鴻毅(2015)針對媒體報導的健康資訊內容,探討閱聽人認知到的內容重要性和可信度,如何對他們尋求健康資訊的意願和行為產生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資訊的重要性和可信度對個人的資訊尋求行為都有顯著影響;換言之,閱聽人可能從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路等不同管道中,接觸到龐雜的資訊和新聞,但他們必須在這片資訊大海中認知到那些報導內容具有高度的重要性和可信度,如此才能引發他們的資訊尋求行為。研究也指出,個人在判斷健康資訊的重要性時,若報導的內容和個人意見不一致,或是團體中較少人分享或討論的資訊,資訊尋求者會認為這樣的資訊較不重要,也較沒有意願尋求該資訊。而在判斷可信度方面,作者根據文獻指出,資訊尋求者會評價資訊的品質(quality)和使用性(utility),並依評價後的結果決定是否尋求或使用這類資訊。此研究提供探討假新聞現象的重要方向在於,若健康資訊的重要性和閱聽人信念一致,閱聽人就會認為該資訊較具有重要性;由此延伸,若和個人重要性感知或信念相悖的資訊,即使是「真新聞」,閱聽人也可能因此認為不重要。
 
個人立場的選擇以及網路賦予的自由度,不但打碎了真假新聞之間的界線,更進一步揉合成了真假不分的虛擬空間。延續羅文輝的可信度研究,徐美苓(2015)的研究對象除了報紙和電視,也加入了網路;其研究結果指出,受訪者對報紙和電視新聞的可信度都高於網路新聞的可信度,且均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在探討閱聽人的動機方面,作者根據研究結果指出,閱聽人接收新聞的主要動機為獲得新知;最低的是放輕鬆、消磨時間,以及離開現實的娛樂性動機。在動機和可信度之間的分析中,娛樂動機和新聞可信度具有正向的顯著關聯,亦即愈是屬於儀式性的娛樂動機,對於新聞的正確性和公正性的要求愈低,反而可信度的評價較高。此結果顯示,若能提高閱聽人接觸新聞的「獲得新知」動機,對於抑制假新聞現象或許能發揮一定的影響力。
 
因此,在假新聞的迷霧中,一般閱聽人應如何辨別?相較於羅文輝(2013)的研究指出,閱聽人會基於「選擇可信度」,使用和自己立場相符的媒介新聞,造成個人接觸媒介管道的單一化。徐美苓(2015)則從「媒介素養」的角度指出,閱聽人若以「多元管道」方式,多方接觸各媒介新聞,較能以質疑的態度評判新聞可信度的強弱。此研究亦可幫助我們進一步探討在有心人士基於個人立場造成假新聞蔓延之際,更廣大的閱聽眾若懂得跳脫對單一資訊來源的依賴,進而從不同媒介管道相互驗證網路上充斥的各類真、假新聞,不但有助於提升個人的媒介素養,讓自己不易受到假新聞的操弄,或許也能逐漸緩解假新聞不斷擴散的現象。
 

 參考文獻:

羅文輝(2013)。〈報紙與電視可信度:1993、1998和2003年的比較研究〉,張茂桂、羅文輝、徐火炎(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傳播與政治行為》,頁65-91。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盧鴻毅(2015)。〈媒體報導的健康資訊重要性及可信度感知對健康資訊尋求行為的影響〉。《傳播與社會學刊》,第34期,頁89-115。
 
徐美苓(2015)。〈影響新聞可信度與新聞素養效能因素之探討〉。《中華傳播學刊》,第27期,頁99-136。

Vosoughi, S., Roy, D., & Aral, S. (2018). 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 Science, 359(6380), 1146-1151. Retrieved from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9/6380/1146.full
 
--------
1post-truth:《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把post-truth選為2016年的年度詞彙,並定義該詞為「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的情況(circumstances in which 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than appeals to emotion and personal belief)。Retrieved from https://en.oxforddictionaries.com/word-of-the-year/word-of-the-year-2016

 
 

本期展集所收錄文章摘要與下載
 
報紙與電視可信度:1993、1998和2003年的比較研究
羅文輝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較1993、1998和2003年報紙與電視的可信度,並驗證作者提出的「選擇可信度」(selective credibility)理論。本研究資料來自中央研究院「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大眾傳播組於1993、1998和2003年進行的三次全國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在1993、1998和2003年,無論是「相對可信度」或「絕對可信度」,電視新聞的可信度都比報紙高,這樣的發現顯示,電視是台灣民眾最信任的新聞媒介。在比較報紙與電視新聞的可信度方面,本研究發現,報紙與電視新聞在1993年時可信度最低,在1998年時可信度最高,到2003年報紙與電視新聞的可信度又明顯下降。此外,本研究也證明新聞媒介可信度是一種「選擇可信度」,閱聽人會選擇使用和他們思想、信念較接近的媒介產品,並且認為他們選擇使用的這些媒介產品較為可信。
DOWNLOAD


媒體報導的健康資訊重要性及可信度感知對健康資訊尋求行為的影響
盧鴻毅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本研究主要探討個人對媒體報導的健康資訊重要性及可信度感知,如何影響其健康資訊尋求行為。本研究資料取自「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一期第一次計劃調查,此一橫斷面的問卷調查研究於2012年7月1日至9月10日之間,針對台灣地區滿十八歲的中華民國國民進行調查,共訪問4,750人,最後回收2,000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42.10%。研究結果發現,在控制人口變項及媒介使用行為之下,受訪者對「媒體報導的健康資訊重要性」(β= .57, p < .001)及「媒體報導的健康資訊可信度」(β= .12, p < .001)感知,均正向地預測資訊尋求行為。本研究建議,衛政單位進行健康宣導時,應強化該訊息對接收者的重要性,並提高資訊的可信度,以提高衛教宣導的效果。
DOWNLOAD


影響新聞可信度與新聞素養效能因素之探討
徐美苓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本研究觀察影響不同媒介新聞可信度及新聞素養效能感知的因素為何。分析發現,認為各媒介新聞可信度高者,多為媒介新聞接觸多元性較低,並持較高娛樂性新聞使用動機者;新聞素養效能越高者,則多為網路新聞管道接觸較多元、持較強獲得新知新聞使用動機、及認為報紙新聞有較高可信度者。此意涵新聞可信度的增加乃缺乏多元性新聞使用之結果,且會削弱閱聽人的新聞素養效能。本研究就此進一步提出對新聞實務界的提醒與後續研究建議。
DOWNLOAD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