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電子報


寂寞寂寞就好 ─ 青少年的人際互動與內心世界

 
  
  青少年時期正處於身與心快速發展的階段,在身心發展變化的同時,也渴望著有人能夠瞭解他們的內在世界 。本期電子報根據「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二期一次(2017年):媒體使用的個人功效與影響」針對9-17歲青少年的全臺訪查資料(N=1852),分析青少年的人際互動與其內心世界。
  
「高中職生」一天接觸到的人數最多
  將青少年依學制分成「國小」、「國中」與「高中職」,分析學制的不同,一天中接觸到的人數(包括點頭、打招呼、講話、打電話、寫信、臉書、Line、線上遊戲接觸,對方是認識或不認識的都算)是否也會有所不同。透過ANOVA分析,結果顯示學制的不同,每天接觸到的人數也有所不同(F(2,1849)=3.52 , p = .03),經過LSD的事後檢定顯示「高中職生」與「國中生」每天接觸到的人數皆明顯多於「國小生」。(見圖ㄧ)
  
  
「高中職生」一天當中透過「面對面」接觸到的人數最多
  若再分析一天接觸的人當中,有多少人是面對面接觸?(包括點頭、打招呼、講話,對方是認識或不認識的都算。)結果顯示學制的不同,ㄧ天中「面對面」接觸到的人數也有所不同(F(2, 1849 =8.54 , p < .01),LSD的事後檢定顯示「高中職生」和「國中生」每天「面對面」接觸到的人數明顯多於「國小生」。若再分析「請問在你一天接觸的人當中,有多少人是在網路上接觸?(包括臉書、Line、線上遊戲,對方是認識或不認識的都算。)」透過ANOVA分析,結果顯示學制的不同,ㄧ天中透過「網路」接觸到的人數並不會不相同(F(2, 1849 = .76 , p = .47)。
 
  若觀察各學制內透過「面對面」與「網路」接觸到的人數比例,可以發現「國小生」、「國中生」與「高中職生」經由「面對面」與人接觸的比例皆為約66%,比例上並無太大的差異,但透過「網路」與人接觸的比例,由高到低依序為「國小生(30.10%)」、「國中生(29.03%)」和「高中職生(23.41%)」,且「高中職生」經由「網路」與人接觸的比例低於總平均(27.11%)。(見圖二)
 
  
  
「國小生」分享心事的對象人數多於「國中生」與「高中生」
  雖然高中職生每天接觸到的總人數與「面對面」接觸到的人最多,但能分享心事的對象人數卻不是最多的。詢問青少年「你經常會一起討論重要問題或分享心事的人,有幾位?」經由ANOVA分析,結果顯示學制的不同,向他人分享心事的人數也有所不同(F(2,1849 =4.32 , p = .01),LSD的事後檢定顯示「國小生」願意向他人分享心事的對象人數多於「國中生」和「高中職生」。(見圖三)
  
  
 
「高中職生」的寂寞程度最高
  ㄧ般來說,「青少年願意分享心事的對象人數越多,心情可能越不寂寞」,若透過ANOVA來分析學制間的寂寞程度是否有差異,結果顯示學制的不同,心情寂寞程度也會不同(F(2,1849 =53.31 , p < .01),經過LSD的事後檢定顯示「高中職生」的寂寞程度大於其他年紀的青少年,「國中生」的寂寞程度也大於「國小生」。(見圖四)
  
  
  從上述的數據分析中可以發現青少年一天中平均會接觸到的人數約47位,一天中透過「面對面」平均接觸到的人數則約32位,又以高中生一天「總接觸到」的人(約51人)和「面對面」接觸到的人(34人)最多,但以國小生願意「分享心事」的對象人數最多;此外「高中職生」的寂寞程度最高。回想過去曾是青少年的我們,在當時身心急速變化的階段,常常渴求著有人能走進我們的內在世界,瞭解我們的心聲。在今日正值花樣年華的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在照顧的過程中,除了讓小孩在生理上能健康成長,其內心與人際狀態更是家長們必須重視的。
 
 
 
[1]每日頭條(2017年8月22日)。青少年叛逆心理的成因。2019年7月12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education/a85lx2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