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電子報


以台灣電視、網路與社群媒體的使用族群來看新型態數位落差

  由本資料庫前期的電子報,可以看到電視和網路是當前臺灣民眾最常使用的媒體,而網路興起後,有許多研究探討了網路所帶來的數位落差現象。不過,在當前網路技術已發展成熟且相對以往普及的臺灣,新興的社群媒體反而更可能是造成資訊不對等的原因,因此本文將探討社群媒體所帶來的新型態數位落差或分隔現象[1],並使用2016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的全台面訪資料(N=2098),描繪出電視、網路,及社群媒體,這三個使用人口超過60%受訪者的閱聽眾人口輪廓。

 

  美國著名的調查研究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每年會產出數位落差報告,統計年齡、區域、教育程度、收入與種族等不同人口特性族群中網路使用者的比例。本文依此架構,刪除種族變項,來分析臺灣不同群體中電視、網路,與社群媒體的使用者比例以探討國人的資訊來源差異。

 

不識字的民眾可能會使用網路,但不使用社群媒體

 

  將樣本的教育程度分為五個階層[2]並以卡方檢定檢驗教育程度與是否使用電視、網路,與社群媒體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兩者間具有顯著關係(χ2(4,N=2098)=50.81, p <.01;χ2(4,N=2098)=864.90, p <.01;χ2 (4,N=2098)=729.80, p <.01)。其中,教育程度為自修或小學的組別有最高比例的人會看電視(96.0%),而教育程度最高的族群中,電視使用者佔的比例(85.9%)則最低;網路的部份,教育程度越高,使用者比例越高;社群媒體亦為教育程度越高,使用者比例越高。然而,相比網路與社群媒體,不識字的民眾尚有接近10%會使用網路,但完全沒有人使用社群媒體(0%),且除了國中與小學程度的民眾在是否使用網路的差距最大外,其他組別間都是是否使用社群媒體的比例差異最大。(圖一)

 

 

低度發展鄉鎮中,社群媒體使用者的比例不到五成

 

  將本次受試者的居住地區分為六種型態[3],卡方檢定結果顯示地區與電視、網路,與社群媒體使用者比例之間具有顯著關係(χ2(5,N=2097)=20.30, p <.01;χ2(5,N=2100)=46.68, p <.01;χ2(5,N=2099)=51.60, p <.01)。在是否會看電視的部份,低度發展鄉鎮的電視使用者比例最高(94.7%),都會核心則最低(86.6%);網路使用者比例最高的為工商市區(85.7%),最低的是高齡化鄉鎮(65.6%);社群媒體使用者比例最高的也是工商市區(70.5%),最低的為低度發展鄉鎮(49.3%)。在不同地區中,電視和網路的使用者比例皆超過65%,然而,在高齡化及低度發展鄉鎮中,社群媒體使用者的比例卻是僅有或不到五成。(圖二)

 


20-29歲中最少人看電視,最多人使用社群媒體

 

  以十歲為一個年齡層將受試者分為八組,並以卡方檢定檢驗,得年齡與電視、網路,與社群媒體使用者比例之間亦具有顯著關係(χ2(7,N=2097)=101.76, p <.01;χ2(7,N=2098)=843.34, p <.01;χ2 (7,N=2097)=858.48, p <.01)。整體來說,20-29歲的年齡層相較於其他組別,有最少比例的人會看電視(79.2%),最高比例的人會使用社群媒體(96.7%)。而除了20-29歲外,年齡層越高,越多比例的人會看電視,80歲以上的受訪者看電視比例高達100%;網路及社群媒體則是年齡層越低,越多人使用,18-19歲的網路使用者比例亦高達100%。(圖三)

 


低收入族群最缺乏數位資源

 

  收入的不同與電視、網路和社群媒體使用者比例間亦呈顯著關係(χ2(10,N=2024)=21.47, p =.02;χ2(10,N=2026)=277.11, p <.01;χ2(10,N=2024)=173.38, p <.01)。是否會看電視與收入雖未呈現一定的線性趨勢,但是使用者比例差距最大的是無收入族群(97.2%)與最高收入族群(84.8%);網路部分,第二高收入族群(58001~77000元;95.6%)有最高的使用者比例,最低收入族群(17000元以下;57.5%)則是有最低的網路使用者比例;社群媒體使用者比例最高的是收入在35001~40000間的族群(81.9%),最低使用者比例的則與網路相同,是最低收入族群(17000元以下;44.2%)。由以上可看出,臺灣的無收入和最低收入族群與其他族群間依舊存在著數位落差。(圖四)

 

 

  總結,臺灣目前面臨的數位落差不再只是網路設備,更是加上網路相關的運用,尤其社群媒體目前成了社會中間階層民眾資訊交流的主要平台,排除了大部分教育程度低、高年齡層、居住地偏遠或收入低群眾,當在社群媒體上的討論影響力越來越大時,是否將間接造成各社會階層間的資訊鴻溝或族群分化值得探討。另一方面,雖然各族群間的電視使用者比例幾乎都超過80%,但在高教育程度、低年齡層、都會核心地區,與高收入族群中的使用者比例都是最低,這個現象若持續發生,雖緩慢但亦可能改變臺灣的媒體產業及社會現況。

 

[1] 此處的「分隔現象」取至Alan Yung (2017)所提出的「Facebook Divide(臉書分隔)」,在本文指不同族群是否使用社群媒體的差異,可能會對社會群體造成的影響。Yung, A. (2017). From Digital Divide to Facebook Divide, Reconstruct Our Target Market Segments with Facebook Native and Facebook Immigrant. Jaipu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search, 3(1), 08-18.
[2] 教育程度分為「不識字」、「自修/小學」、「國中(初)中/初職」、「高中普通科/高中職業科/高職/士官學校」、「五專/二專/三專/軍警校專修班/軍警校專科班/空中行專/空中商專/空中大學/技術學院、科技大學/大學/碩士/博士」,共五組。
[3] 地區分為「都會核心」、「工商市區」、「新興市鎮」、「傳統產業市鎮」、「低度發展鄉鎮」、「高齡化鄉鎮」,共六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