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電子報


青少年上網時間、父母介入網路使用頻率、校園霸凌經驗和網路霸凌經驗的關係

 作者:俞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校區傳播博士

  網路是青少年獲取資訊、與人互動的重要管道;但同時,網路也可能是霸凌的溫床,威脅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近期整合研究(meta-analysis)顯示,三大因素,包括資訊傳播科技使用(如:使用頻率)、環境因素(如:父母親介入網路使用),與個人差異(如:校園霸凌經驗),是預測網路霸凌相關經驗的重要因子(Chen, Ho, and Lwin, 2016[1]。由這三大因素出發,本期電子報將探討臺灣青少年每日上網時間、父母介入網路使用頻率、校園霸凌經驗和網路霸凌相關經驗的關係。

 

  分析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一期三次(2014年)青少年調查資料(917baseline樣本數= 1959),結果顯示(圖一),約一成的人曾有網路霸凌相關經驗,其中約3%的人曾為網路霸凌受害者、5%的人為網路霸凌加害者,2%的人曾同時為網路霸凌受害者與加害者。

 


  

  進一步分析網路霸凌經驗與每日上網時間的關係。圖二顯示,每日上網時間會因為網路霸凌經驗不同而異χ2 (6) = 33.77p < .001),其中,曾為網路霸凌加害者,或曾經同時為受害與加害者,每天上網超過四小時的比例各達42.6%43.6%;相較來說,曾為網路霸凌受害者、與從沒有網路霸凌經驗者,每天上網超過四小時的比例各為23.8%25.4%,相對較低。

 


 

  在父母親介入網路使用的頻率方面,青少年的網路霸凌經驗並未因為父母親介入網路使用頻率而有顯著差異(見圖三;F3, 1742= 1.92p = .124

 


 

  在校園霸凌經驗方面,圖四顯示,網路霸凌經驗會因為校園霸凌經驗而有不同χ2 (9) = 486.94p < .001)。部分網路霸凌經驗與校園霸凌經驗相似:沒有網路霸凌經驗者,絕大多數沒有校園霸凌經驗(84.1%);曾為網路霸凌加害與受害者,多半在校園內也曾為受害和加害者(51.3%)。但也有部分網路霸凌經驗與校園霸凌經驗相異:在曾為網路霸凌受害者當中,有44%的人曾為校園霸凌加害者;此外,在曾為網路霸凌加害者當中,超過半數的人(54.2%)沒有校園霸凌相關經驗。

 


 

  整體來說,由資訊傳播科技使用(每日網路使用頻率)、環境(父母介入網路使用頻率)與個人(校園霸凌經驗)三大因素出發,分析結果顯示,網路霸凌經驗會因為每日上網時間而異,但不會因為父母介入網路使用頻率而不同;而在網路霸凌經驗與校園霸凌經驗的關係上,兩者經驗並不完全一致。

 



[1] Chen, Ho, Lwin (2016). A meta-analysis of factors predicting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 and victimization: From the social cognitive and media effects approach. New Media & Society. Advanced Online Publication, doi: 10.1177/146144481663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