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電子報


信你所用?用你所信?媒介信任的十年變遷

 信你所用?用你所信?媒介信任的十年變遷

特約作者:林怡瑩(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博士級助理)
台灣閱聽人想獲得最新訊息時,會先使用哪種媒體?在2014年,有五成的人會選擇電視,近四成的人選擇網路,選擇報紙或廣播者不到一成(註1) 。自此之後,電視佔比一路下滑,在2017年的調查結果中,選擇使用網路的人(51.3%)高過電視(43.3%)(註2)。2019年,網路佔比提升至六成(59.2%),電視、報紙、廣播持續下滑(佔比分別為38%、1.1%、1.1%)。2023年,選擇網路來獲取最新訊息的人口突破七成(註3) ,選擇電視的比例只剩下2014年的一半(24.9%),整體趨勢變化可參考圖1。

圖1:2014、2017、2019、2023年閱聽人用以獲取最新消息的媒體(註4)

然而,臺灣閱聽人最信賴的媒體類型與最主要獲取訊息的媒體並未完全對應。根據臺灣傳播資料庫二期一次的調查,在2017年,網路已取代電視,成為臺灣閱聽人獲取最新訊息的首選,但電視新聞依舊在2017、2019年的調查中蟬聯最受信賴的媒體,直到2023年才將冠軍之位讓給網路(參見圖2)。從「最依賴」(註5) 的媒體到「最信任」的媒體,延遲了約莫六年的時間,該如何理解這當中的時間差?哪些因素可能影響閱聽人對特定媒體類型的進用模式與信任程度?臺灣傳播資料庫自2014年開始,持續對於閱聽人的媒介使用與媒介信任進行訪問與記錄,本期電子報將檢視近十年的變化趨勢,並探討可能影響不同媒體類型信任度的因素與機制。

圖2:2014、2017、2019、2023年閱聽人最信賴的媒體類型(註6)

從類比訊號的電視進展到數位傳輸的網路,徹底改變了人類與外在環境互動的方式。數位原住民(例如Z世代)與數位移民的能力、習慣與觀點的差異一直是學者感興趣的主題。許多學者關心在極化政治與充滿迴聲室效應的當代情境中,年輕世代對於媒體的信任是否急遽消失。Brosius et al.(2022)在歐洲進行跨國研究後發現,嬰兒潮世代、X世代、千禧世代與Z世代對於於媒體的信任並未出現顯著差異(註7)。不同於Brosius et al.(2022)綜合多指標的評估,台灣傳播資料庫自2014年起持續關注與調查閱聽人對於不同媒體類型的信賴度。


越年輕越信任網路
比較臺灣傳播資料庫2014年與2023年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無論哪一個年齡層,最信賴電視新聞者的人數在近十年間均呈現遞減、最信賴網路新聞人數均呈現遞增的趨勢,而年輕、中壯年族群的變化幅度比年長者來得更大(參見圖3)。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接受調查的29歲以下閱聽人當中,最信賴網路新聞的佔比(52.2%)已經高於最信賴電視者。30歲以上的媒體信賴仍偏向電視,且年齡越高比例越高(72%的70歲以上閱聽人最信任電視)。到了2023年,分水嶺從30歲移到50歲;49歲以下閱聽人最信賴網路,50歲以上的媒體信賴仍偏向電視。無論是2014年還是2023年,年齡在信賴媒體的類別上均呈現顯著差異(註8)。

圖3:比較2014與2023年不同年齡閱聽人最信賴的媒體類型


學歷越高越信任網路
在2014年,除了碩博士閱聽人最信賴網路新聞(48.2%)的比例高於電視(23.6%)之外,其他閱聽人均選擇電視新聞作為最信賴的媒介類型。到了2023年,已有超過五成的大專、碩博閱聽人視網路新聞為最信賴的媒體;高中職學歷者的選擇差距也逐漸拉近(47%最信賴電視、41.1%最信賴網路新聞),詳見圖4。無論是2014年還是2023年,教育程度在信賴媒體的類別上均呈現顯著差異(註9)。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其他類媒體(報紙、廣播、雜誌等)信賴度的佔比變化。以近十年差距來看,無論是哪種教育程度,對其他類媒體的信任均呈現下降的趨勢。2014年最依賴其他類媒體的碩博閱聽人是該學歷分組的28.2%,到了2023年已降為17.9%。此外,2023年的問卷增加了「沒差別」與「沒有可以相信的」兩選項,有6.5%的國中初職學歷者、5%的高中職學歷者、7.1%的大學專科學歷者、10.5%的碩博士學歷者認為所有媒體均不可信。

圖4:比較2014與2023年不同教育程度閱聽人最信賴的媒體類型


媒介類型信任:年齡影響力高過學歷
透過分析2023年的調查結果,本文進一步檢視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影響媒介信任的強度(註10)。我們發現年齡(世代)差異對於媒體類型(電視或網路)的信任具有最強的影響力。若以受訪時18-29歲(Z世代、Y世代尾)為參考組,在Y世代未發現顯著差異,40-49歲(Y世代頭、X世代後段班)對於電視的信任是參考組的3.05倍,50-59歲(X世代前、中)的差距來到7.26倍,嬰兒潮世代則高達參考組的26倍以上(註11)。教育程度對於媒介信任的影響力次之;學歷越高,對電視的信任度越低。與國中初職比較,高中職學歷者最信任電視的機率下降51%,大學專科下降69%,碩博士下降79% 。性別的影響力稍弱(註13)(接近但未達.05 顯著水準),女性最信任電視的傾向約為男性的1.23倍。
Brosius et al.(2022)的跨國研究檢視的是各國人民對於自己國家整體媒介信任的評估,不同世代間並無顯著差異,顯示年輕世代的整體媒介信任並未比其他世代低落。本文發現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均會對媒介類型信任產生影響,影響力最強的是年齡、其次是教育程度,性別影響力較微弱,顯示年輕世代(及高學歷者)對於科技的進用與信任建立模式與其他群體有所差異。透過圖3、圖4的分組呈現,我們可以發現早期就呈現依賴/信賴雙高的早鳥模式,以及先依賴(用以獲取最新訊息)再信任的行為趨勢。
目前關於媒介信任的研究多集中於主流與另類新聞媒體(如media brands)的對比,或是對於整體媒體環境(news media in general)信任的評估;針對媒介類型(media type)的研究不多,是亟待進一步開發的領域。除了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媒介信任?媒介信任與媒體類型之間的因果關係方向為何、是否存在互相強化的動態關係?均是未來可以繼續深究的面向。

參考文獻
Brosius, A., Ohme, J., & de Vreese, C. H. (2022). Generational gaps in media trust and its antecedents in Europ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27(3), 648-667.
Fawzi, N. et al. (2021). Concept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rust in news media–a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45(2), 154-174.
Schranz, M., Schneider, J., Eisenegger, M. (2018). Media Trust and Media Use. In: Otto, K., Köhler, A. (eds) Trust in Media and Journalism. Springer VS, Wiesbaden. https://doi.org/10.1007/978-3-658-20765-6_5
Shehata, A., & Strömbäck, J. (2022). Media use and societal perceptions: The dual role of media trust.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10(3), 146-157.
Slater, M. D., A. Shehata & J.Strömbäck (2020). Reinforcing Spirals Model. In Konijn, E. A., Achterberg, M., Van den Bulck, J., Sharrer, E., Ewoldsen, D., & Mares, M. L.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media psychology. Wiley.
Strömbäck, J., Tsfati, Y., Boomgaarden, H., Damstra, A., Lindgren, E., Vliegenthart, R., & Lindholm, T. (2020). News media trust and its impact on media use: Toward a framework for future research. 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44(2), 139-156.

註解
1. 6.2%使用報紙,2.6%使用廣播。
2. 報紙佔比更低(降為1.7%),廣播新聞異動不大(2.4%)。
3. 報紙、廣播、其他類佔比分別為0.8%、0.1%、2%。
4. 2014年N=2013、2017年N=2138、2019年N=2000、2023年N=2075。
5. 此處的「依賴」指的是選擇該媒體來獲取最新訊息,以及使用該媒體的時間勝過其他媒體種類。
6. 2014年N=2013、2017年N=2138、2019年N=2000、2023年N=2075。
7. Brosius et al.(2022)的媒介信任測量主要參考路透2016年數位新聞報告(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Mews Report 2016)的問法,收集受訪者對於新聞、新聞機構、記者、新聞機構獨立於政治、新聞機構獨立於商業等五個項目的評估並得出平均分數
8. 2014年Pearson卡方檢定結果為χ² (10, N = 2013) = 421.017,p < 0.01),2023年Pearson卡方檢定結果為χ² (20, N = 2066) =521.665,p < 0.01)。2023年除電視、網路、其他類之外,新增「沒差別」與「沒有可以相信的」選項,故自由度為20。因廣播、雜誌、報紙佔比過低,不易顯示,本分析將之統合為其他類。
9. 2014年Pearson卡方檢定結果為χ² (6, N = 2008) = 325.934,p < 0.01),2023年Pearson卡方檢定結果為χ² (12, N = 2065) = 335.293,p < 0.01)。2023年的選項多了無差別與均不可信,故自由度為12。
10. 因信賴其他類媒體合計僅佔整體的8.2%(N=2075),故採二元邏輯迴歸(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以聚焦信賴最電視與最信賴網路者的差異。Omnibus test χ²(9, N = 1698) = 604.27, p < .001。
11. Wald χ²=243.704, df=5, p<.001。
12. Wald χ²=49.708, df=3, p<.001。
13. B= 0.209, Exp(B) = 1.23, 95%, CI [0.98, 1.56], Wald χ²=3.123, df=1, p=.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