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管小孩有什麼用?」再探臺灣家長介入與青少年上網行為
特約作者:林高賢(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如本刊上期電子報〈「我該怎麼管小孩?」初探臺灣父母介入青少年上網行為〉所述,如何有效介入青少年的上網行為,是許多臺灣家長面臨的一大難題。該文已系統性地分析了臺灣家長介入青少年上網行為的整體圖像,並指出臺灣家長普遍採取了一種「既限制又參與」的介入模式。然而,這樣的介入是否有效?本期電子報將深入探討此議題,基於「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二期第四次(2020年):新傳播科技與生活延伸」中的青少年調查數據進行分析。此次調查的受訪者年齡範圍為9至18歲,經排除未通過注意力檢測的受訪者後,共納入1,272位受訪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其中包括624位國小生、221位國中生,以及427位高中職生。
家長介入行為與青少年上網時間
首先,我們分析了家長介入行為與青少年標的行為——即青少年上網時間之間的關係。關於青少年上網時間,本刊已於2022年二月的〈青少年上網行為概況〉一文中,詳細探討了不同學制青少年使用各類數位產品上網的時間差異。總體來說,臺灣青少年在他們有上網的那一天,透過不同管道(電腦、平版、手機等)共花4小時上網進行娛樂休閒,而僅有2小時上網學習工作。
進一步將家長的介入行為納入分析後,結果顯示家長介入行為對青少年的上網行為確實有顯著影響(見表一)。一方面,當家長採取較具限制性的介入方式(如:規定上網的時間和時長),無論是娛樂休閒還是學習工作,青少年的上網時間都會顯著減少。另一方面,若家長採取較為主動的介入方式(如:陪伴青少年上網並討論網路使用情況和心得),則有助於增加青少年上網學習工作的時間。這些分析結果顯示,家長固然可以透過硬性規定來直接限制青少年的上網時間,但這種限制不僅會抑制他們的娛樂休閒活動,還可能影響青少年上網學習和工作的機會。相反,若家長能以主動引導的方式介入,則青少年可能會更有效地利用上網時間,將更多精力投入於學習和工作等具工具性價值的活動。
表一
家長介入行為預測青少年上網時間之預測力
註:本表係整理自以「家長會禁止你上某些網站」、「家長會規定你什麼時候可以上網,什麼時候不行」、「家長會限制你上網時間的長短」、「家長會支持你上網」、「家長會陪你一起上網,並會討論使用網路的情形和心得」、「家長會和你一起聊網路上發生的趣聞或事件」等五種家長介入行為預測青少年上網娛樂休閒時間及學習工作時間之迴歸模型。
β = 標準化迴歸係數;* p < .05; *** p < .001。長條圖顯示標準化迴歸係數的絕對值,反各類家長介入行為對青少年上網時間的預測力強度。
家長介入行為與青少年上網動機
當然,青少年的上網動機相當多元,光是在娛樂休閒方面,動機就可能包含玩遊戲、聯繫朋友等。本刊〈青少年上網行為概況〉一文中,曾對臺灣青少年多樣化的上網動機進行過細緻分析。該文顯示,有上網的臺灣青少年最常進行的活動是「娛樂消遣」,例如玩遊戲、看卡通動漫、看電影等(96%)。其次是透過LINE或滑臉書等平台「維繫友誼與他人保持聯絡」(55%)。第三大動機則是進行語言學習、參與線上課程等「學習或工作」(52%)。此外,約48%的青少年會上網查詢新聞或政府資訊,約36%會為了獲取生活休閒資訊,如美食、旅遊、醫療衛生保健、家庭生活等而上網,最後,約17%的青少年會透過網路查詢理財資訊或進行網購。
進一步分析顯示,家長介入行為甚至可以預測這些細緻的青少年上網動機(見表二)。一方面,當家長採取較為限制性的介入行為,比如禁止上某些網站或限制上網時間的長短等,青少年會除了較少為了玩遊戲、看卡通動漫等「娛樂消遣」而上網外,他們也會減少透過LINE或滑臉書等平台「維繫友誼與他人保持聯絡」。但家長的限制性介入行為似乎也有缺點;這種限制可能導致青少年不願意將「有限的」上網時間投入於獲取政府資訊、時事新聞或生活資訊等具有潛在重要性的內容。
另一方面,若家長採取支持的態度或主動性的介入方式,例如與青少年討論網路上發生的趣聞和事件,雖然這可能會促使青少年更積極地進行上網娛樂消遣或聯繫社交網絡,但這種介入方式不僅能保持青少年對上網獲取重要資訊的興趣,還能顯著提升他們在語言學習或參與線上課程等學習和工作方面的積極性。
表二
家長介入行為預測青少年上網動機之預測力
註:本表係整理自以「家長會禁止你上某些網站」、「家長會規定你什麼時候可以上網,什麼時候不行」、「家長會限制你上網時間的長短」、「家長會支持你上網」、「家長會陪你一起上網,並會討論使用網路的情形和心得」、「家長會和你一起聊網路上發生的趣聞或事件」等五種家長介入行為預測青少年六類上網動機(針對各動機分別編碼:1 = 會因該動機而上網;0 = 未回答或不會因該動機而上網)之二元邏輯式迴歸模型。
B = 迴歸係數;* p < .05; ** p < .01; *** p < .001。長條圖顯示迴歸係數的絕對值,反映各類家長介入行為對青少年是否會因各動機而上網的預測力強度。
家長介入行為與青少年整體生活適應
與過去世代不同,當代青少年自出生便成長於數位科技產品和網路蓬勃發展的環境中,因此被不少評論者形容為所謂的「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Prensky 2001a, 2001b)。既然上網已成為當代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長如何介入青少年的上網行為,可能對其整體生活適應產生深遠影響。本期電子報進一步探討了家長介入行為與青少年整體生活適應之間的關係,從認知上(青少年是否滿意自己的生活)以及情緒上(他們是否覺得生活快樂)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見表三),無論是家長採取限制性的介入還是主動性的介入,都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呈現正向關聯。換言之,當家長願意花時間介入青少年的上網行為,不論是透過限制上網時間,還是主動與青少年討論網路使用的情況、心得,或分享網路上的趣聞事件,青少年往往會表現出更好的生活適應。他們不僅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更加滿意,還認為日常生活更加快樂。
確實,對許多人來說,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階段。由於大腦尚未完全發展,比如前額葉皮質負責的決策與衝動控制功能仍在漸趨成熟,青少年更容易冒險、魯莽行事,且情緒波動較大。他們或許在生活中更常面臨許多難以獨自應對的挑戰(Smith等人,2013)。這些特徵不僅體現在他們的日常人際互動中,也可能在他們的網路生活中顯現。家長在此階段的介入與引導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青少年的網路生活中,家長的介入不僅能幫助青少年以更健康的方式使用網路,還能讓他們在面對網路上的多元挑戰時,具備更有效的應對策略(Coyne等人,2017)。或許正是這些介入所帶來的效益,我們的分析結果顯示,家長的介入行為能顯著提升青少年的整體生活適應能力。
表三
家長介入行為預測青少年生活滿意度之預測力
註:本表係整理自以「家長會禁止你上某些網站」、「家長會規定你什麼時候可以上網,什麼時候不行」、「家長會限制你上網時間的長短」、「家長會支持你上網」、「家長會陪你一起上網,並會討論使用網路的情形和心得」、「家長會和你一起聊網路上發生的趣聞或事件」等五種家長介入行為預測青少年兩種生活滿意度之迴歸模型。
β = 標準化迴歸係數;* p < .05; ** p < .01; *** p < .001。長條圖顯示標準化迴歸係數的絕對值,反各類家長介入行為對青少年生活滿意度的預測力強度。
總結
本期電子報進一步分析了不同家長介入模式與青少年實際上網行為之間的關係。總體而言,基於對臺灣青少年的分析,結果與大多數西方研究相似:當家長花更多時間介入青少年的網路使用時,青少年通常會表現出更好的生活適應(見Beyens等人,2022;Collier等人,2016)。具體來說,不同的家長介入方式對青少年的上網行為具有獨特影響。當家長採取較為限制性的介入行為時,青少年確實會大幅減少上網時間,然而這同時也可能削弱他們透過網路蒐集重要資訊的機會,乃至減少上網進行學習或工作的時間。相較之下,當家長採取較為支持或主動的介入方式時,雖然青少年可能會花較多時間進行娛樂消遣活動,但此方式能彌補限制性介入的不足,提升青少年妥善地利用網路資源的動機。這些結果顯示,家長的主動或限制性介入方式各有其優缺點,在實際親職操作中,家長或許需要平衡使用不同的介入方式。不過家長似乎也毋須太過焦慮,因為無論採取限制性或主動性介入,家長的介入本身似乎都能促進青少年的整體生活適應。
參考文獻
Beyens, I., Keijsers, L., & Coyne, S. M. (2022). Social media, parenting, and well-being.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47, 101350. https://doi.org/10.1016/j.copsyc.2022.101350
Collier, K. M., Coyne, S. M., Rasmussen, E. E., Hawkins, A. J., Padilla-Walker, L. M., Erickson, S. E., & Memmott-Elison, M. K. (2016). Does parental mediation of media influence child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on media time, aggression, substance use, and sexual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2(5), 798–812. https://doi.org/10.1037/dev0000108
Prensky, M. (2001a).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part 1. On the Horizon, 9(5), 1–6.
https://doi.org/10.1108/10748120110424816
Prensky, M. (2001b).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part 2: Do they really think differently? On the Horizon, 9(6), 1–6. https://doi.org/10.1108/10748120110424843
Smith, A. R., Chein, J., & Steinberg, L. (2013). Impact of socio-emotional context, brain development, and pubertal maturation on adolescent risk-taking. Hormones and Behavior, 64(2), 323–332. https://doi.org/10.1016/j.yhbeh.2013.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