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電子報


「疫情與媒體的連結?」-疫情期間台灣民眾使用媒體之情形

    你在疫情期間都用什麼獲得消息呢?是否也會使用媒體呢?而民眾對於疫情相關新聞的留言又有什麼看法呢?根據「傳播調查資料庫2021年第一波網路調查Panel:網路癮誘與脫序行為(Cyber Temptation & Deviance)」調查(18歲以上民眾)(N=1,004),本期電子報,探討疫情期間台灣民眾使用媒體的情形,以及是否有性別的差異存在。

民眾主要以「電視新聞」來了解疫情消息;而女生相較男生更常以「LINE」來獲得消息
    調查詢問:「在疫情期間,您主要透過下列哪些管道瞭解疫情的消息?(可複選)」結果顯示,前三名依序為「電視新聞」(78.00%)、「網路新聞(例如:聯合新聞網、 ETtoday東森新聞雲、手機新聞app等)」(77.30%)及「LINE」(68.60%)
    若以男女區分,結果發現女生相較於男生,更常透過「LINE」來了解疫情的消息;而男生相較於女生,則較常透過使用「YouTube」及「網路論壇(例如:PTT、Dcard等)」獲得消息[註1](見圖一)。

民眾認為網路正面留言多以「鼓勵言論(例如:台灣加油)」及「科普言論(例如:以民眾能懂的方式解釋疫苗功能)」為主
    那民眾對於疫情相關新聞下的留言又有什麼看法呢?調查詢問會關注留言的人(n=909):「您覺得這些人針對疫情(或疫情相關新聞)的留言,是否有下列情形發生?」結果顯示,在正面言論的部分,前三名依序為「鼓勵言論(例如:台灣加油)」(79.90%)、「科普言論(例如:以民眾能懂的方式解釋疫苗功能)」(53.20%)及「呼籲政治團結言論(例如:放棄藍綠爭議一起救災)」(49.40%)。
    若以男女區分,結果發現性別並沒有顯著差異[註2](見圖二)。

民眾認為網路負面留言多以「政治性對罵(例如:藍綠對罵、兩岸對罵)」及「情緒謾罵」為主
    而在負面言論的部分,前三名依序為「政治性對罵」(81.50%)、「情緒謾罵」(80.60%)及「惡搞言論(例如:嘲笑、諷刺、酸言酸語)」(62.20%)。
    若以男女區分,結果發現,男生相較於女生,認為網路上更常發生「惡搞言論(例如:嘲笑、諷刺、酸言酸語)」、「社會對立言論(例如:拒絕住雙北的人到他的縣市)」、「不科學言論(例如:推薦偏方對抗新冠肺炎)」、「抵制言論(例如:要大家不追蹤某些粉絲專頁)」及「錯誤資訊」的負面留言[註3](見圖三)。

97%以上的民眾在疫情期間皆有減少出門,並最常「看YouTube」來安排休閒時間
    那在疫情期間,民眾是否有減少出門呢?結果發現,有97.70%的民眾皆有減少出門或到公共場所。調查也有進一步詢問:「當您減少出門時,您是否會使用下列方式安排休閒時間?」結果顯示,前五名依序為「看YouTube(例如:網紅影片、遊戲影片、搞笑影片、MV等)」(81.20%)、「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例如:LINE、 FB聊天室等)」(76.90%)、「使用社群媒體(例如:臉書、IG等)」(72.80%)、「瀏覽網路購物平台(例如:蝦皮、PChome、MOMO等)」(58.90%)及「看電視節目」(53.70%)。

在休閒時間時,女生更常「使用社群媒體」及「瀏覽網路購物平台」;男生則更常看「網路論壇」及「看直播」
    若以男女區分,結果發現,女生相較於男生,更常「使用社群媒體」及「瀏覽網路購物平台」來安排休閒時間;男生相較於女生,則更常「看網路論壇(例如:PTT、Dcard等)」、「看直播(例如:Twitch、17等)」[註4](見圖四)。

 

  整體而言,民眾主要以「電視新聞」、「網路新聞」及「LINE」來了解疫情消息,而以性別區分的話,則顯示女生相較男生更常以「LINE」來了解疫情消息。
再來,民眾認為網路正面留言主要是以「鼓勵言論(例如:台灣加油)」及「科普言論(例如:以民眾能懂的方式解釋疫苗功能)」最常發生;而網路負面留言則多以「政治性對罵(例如:藍綠對罵、兩岸對罵)」及「情緒謾罵」為主。
    在疫情期間,有97%以上的民眾皆有減少出門或到公共場所,且在休閒時間時,最常「看YouTube」作為消遣。若以性別來看,則發現女生更常「使用社群媒體」及「瀏覽網路購物平台」;而男生則更常看「網路論壇」及「看直播」。


註1:
「電視新聞」:男生80.39%,女生76.34%,X2(1,N=1004)= 2.31, p > .05。
「報紙(紙本)」:男生12.01%,女生8.72%,X2(1,N=1004)= 2.89, p > .05。
「網路新聞(例如:聯合新聞網、ETtoday東森新聞雲、手機新聞app等)」:男生77.21%,女生77.35%,X2(1,N=1004)= 0.003, p > .05。
「社群媒體」:男生52.21%,女生51.17%,X2(1,N=1004)=0.10, p > .05。
「LINE」:男生62.99%,女生72.48%,X2(1,N=1004)=10.14, p < .05。
「YouTube」:男生53.43%,女生41.11%,X2(1,N=1004)=14.80, p < .01。
「網路論壇(例如:PTT、Dcard等)」:男生29.66%,女生20.64%,X2(1,N=1004)=10.71, p < .05。

註2:
「鼓勵言論(例如:台灣加油)」:男生79.70%,女生80.00%,X2(1,N=909)= 0.01, p > .05。
「支援言論(例如:購買商品讓店家存活)」:男生45.40%,女生46.80%,X2(1,N=909)= 0.16, p > .05。
「幽默言論(例如:苦中作樂化解焦慮)」:男生50.30%,女生47.70%,X2(1,N=909)=0.59, p > .05。
「呼籲政治團結言論(例如:放棄藍綠爭議一起救災)」:男生50.50%,女生48.60%,X2(1,N=909)= 0.33, p > .05。
「社會融合言論(例如:要大家不要歧視染疫人士)」:男生47.80%,女生48.20%,X2(1,N=909)= 0.01, p > .05。
「科普言論(例如:以民眾能懂的方式解釋疫苗功能)」:男生54.10%,女生52.70%,X2(1,N=909)= 0.16, p > .05。
「有資訊性的言論」:男生38.60%,女生32.30%,X2(1,N=909)= 3.92, p > .05。

註3:
「情緒謾罵」:男生83.50%,女生78.70%,X2(1,N=909)= 3.30, p > .05。
「抵制言論(例如:要大家不追蹤某些粉絲專頁)」:男生43.20%,女生25.40%,X2(1,N=909)= 31.69, p < .01。
「惡搞言論(例如:嘲笑、諷刺、酸言酸語)」:男生67.00%,女生58.80%,X2(1,N=909)= 6.29, p < .05。
「政治性對罵(例如:藍綠對罵、兩岸對罵)」:男生84.60%,女生79.40%,X2(1,N=909)= 3.92, p > .05。
「社會對立言論(例如:拒絕住雙北的人到他的縣市)」:男生60.30%,女生51.80%,X2(1,N=909)= 6.42, p < .05。
「不科學言論(例如:推薦偏方)」:男生45.90%,女生33.00%,X2(1,N=909)=15.51, p < .05。
「錯誤資訊」:男生36.50%,女生27.80%,X2(1,N=909)= 7.64, p < .05。

註4:
「看電視節目」:男生57.10%,女生53.50%,X2(1,N=981)= 1.24, p > .05。
「透過訂閱制串流服務追劇或看電影(例如: Netflix等)」:男生40.60%,女生42.60%,X2(1,N=981)= 0.38, p > .05。
「使用社群媒體(例如:臉書、IG等)」:男生69.50%,女生77.90%,X2(1,N=981)= 8.57, p < .05。
「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例如:LINE、FB聊天室等)」:男生78.90%,女生78.50%,X2(1,N=981)= 0.02, p > .05。
「玩遊戲(例如:手機遊戲、電腦遊戲、Switch等)」:男生58.90%,女生51.30%,X2(1,N=981)= 5.50, p > .05。
「看直播(例如:Twitch、17等)」:男生19.30%,女生11.10%,X2(1,N=981)= 12.93, p < .05。
「看YouTube(例如:網紅影片、遊戲影片、搞笑影片、MV等)」:男生86.00%,女生81.10%,X2(1,N=981)= 4.11, p < .05。
「瀏覽網路購物平台(例如:蝦皮、PChome、MOMO等)」:男生50.80%,女生66.60%,X2(1,N=981)= 24.72, < .05。
「看網路論壇(例如:PTT、Dcard等)」:男生34.80%,女生25.20%,X2(1,N=981)= 10.45, p < .05。
「聽Podcast或廣播」:男生16.00%,女生15.30%,X2(1,N=981)= 0.07, p > .05。
「聽音樂串流平台(例如:KKBOX、Spotify等)」:男生31.20%,女生30.30%,X2(1,N=981)= 0.09, p >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