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電子報


網路如虎口!熟齡族群要小心網路安全

作者:潘令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暨研究所博士
 
    你知道,電腦也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Coronavirus)嗎?在全球疫情蔓延之際,趨勢科技發現有駭客運用時事創造出惡意軟體—新型冠狀電腦病毒,進行網路攻擊行動[1]。一旦電腦中毒,便會不斷出現新型冠狀病毒圖片的視窗,而且不能關閉,同時病毒會竄改電腦的主要開機磁區,導致電腦無法使用。駭客利用民眾對疫情的恐慌心態,揚言讓電腦染疫,再留下即時通訊軟體Discord的帳號來勒索受害者,無疑是在疫情嚴峻之際又投下一顆資安未爆彈。
    傳播調查資料庫的過往數據顯示(見圖一):截至2019年,已有87%的臺灣民眾平常會利用電腦、平板或手機上網(包含使用LINE、查詢公車動態APP、上網看影片等),而隨著逐年增長的上網人數,民眾暴露於網路安全風險與個資外洩的機率相對提高,電腦中毒與資安防範逐漸成為備受重視的議題(Liang & Xue, 2010[2];Tsai, 2016[3])。而上網比例亦逐年提高的熟齡族群(指60歲以上民眾),身為網路中的新手,更可能因為缺乏危機意識與防範行為,成了最容易受害的族群(黃誌坤,2009[4];Lahtiranta & Kimppa, 2006[5];Paul & Stegbauer, 2005[6])。
    本期電子報將依據「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二期第三次(2019年):媒體使用的個人功效與影響II」(N = 2,000)所蒐集的資料,來探討臺灣熟齡族群(N = 308)面對網路安全危機與應對能力,並透過分析結果提供相關建議。
 
熟齡族群網路安全危機意識低、防範行為少,最可能在網路中受到安全威脅

    透過2019年的調查資料檢視民眾對網路安全的「受威脅嚴重性」、「防範網路安全意願」與「防範網路安全行為」(題項請參閱註1),發現:60歲以上熟齡網民自己認為的「受威脅嚴重性」、「防範網路安全意願」相較18至59歲的網民低,而他們採取的「防範網路安全行為」也相對較少(受威脅嚴重性:M 18~59歲 = 4.00 > M 60歲以上 = 3.77,t (1439) = 2.83,p < .01;防範網路安全意願:M 18~59歲 = 4.06 > M 60歲以上 = 3.08,t (215) = 4.04,p < .01;防範網路安全行為:M 18~59歲 = 3.57 > M 60歲以上 = 3.08,(223) = 5.55,p < .01)(見圖二)。此結果說明了,與其他年齡層的網民相比,熟齡網民比較沒有感受到自己的網路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也因此他們對於防範網路安全的意願較低,採取的安全行為較少。
 
熟齡在網路安全的防範上,心有餘可能力不足
 
    進一步詢問「防範網路安全能力」及「防範網路安全困擾」(題項請參閱註2),結果顯示出:熟齡網民自己認為的「防範網路安全能力」相對於18至59歲的網民較低,而他們所面對的「防範網路安全困擾」則相對較多(防範網路安全能力:M 18~59歲 = 3.23 > M 60歲以上 = 2.78,t (418) = 6.40,p < .01;防範網路安全困擾:M 18~59歲 = 2.57 > M 60歲以上 = 3.08,t (223) = 5.55,p < .01)(見圖三)。亦即相較於其他年齡層的網民,熟齡網民比較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網路安全,而且在防範網路安全時覺得較困擾,需耗費他們更多的心力。
 
防範熟齡的網路安全,從提升能力與消除困擾做起
 
    由以上分析可知,熟齡對網路安全的危機意識相對較低、防範行為少,是最可能在網路世界中遭遇威脅與攻擊的對象,然而他們在應對網路安全防範的能力卻也相對較低、困擾較多。
    若想提升熟齡族群的防範網路安全能力,首先可透過有趣的方式讓他們多了解各式各樣的病毒。舉例而言,資訊保安專家Mikko Hypponen和科技歷史研究學者 Jason Scott便搜集了各式各樣的電腦病毒,再以網路虛擬博物館的方式展出,此「電腦病毒博物館」收藏了86種令人討厭但無害的電腦病毒,由於它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不用擔心瀏覽網站時會讓電腦被感染,讓使用者可以從玩病毒的過程中了解各式病毒[7]
    再者,必須讓熟齡族群有效地學習如何採取相關防範措施,來建立防範網路安全的能力。相關團體在試圖建立熟齡族群防範網路安全能力時,可以考慮從他們所參與的興趣或社區團體,或是將相關課程安排於熟齡學習群體中,讓對於網路安全防範觀念與措施較為熟悉的老師或同學手把手地帶領著其他人,透過各種管道認識、並了解如何使用不同的防毒軟體等。
    此外,調查中亦發現熟齡族群在防範網路安全上的困擾程度較高,廠商在防毒軟體設計上需要強調安裝與使用介面上的簡易性與流暢度,讓熟齡使用者即便無人可幫忙,也能輕鬆上手。如此一來,應可有效降低熟齡成為首當其中的受害族群的機率,亦可讓他們繼續開心徜徉於網路世界中。
 
註1:「受威脅嚴重性」、「防範網路安全意願」與「防範網路安全行為」分別詢問有使用網路之民眾同不同意「電腦病毒或惡意軟體會讓你的電腦當機或揭露你的個人資料」、「如果未來你買新電腦,你會安裝防毒或電腦防護軟體,或者試著更瞭解如何保護自己的網路安全」、「過去這一年來,你有安裝防毒或電腦防護軟體、或者試著更瞭解如何保護自己的網路安全」,選項為「非常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普通(3分)、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
註2:「防範網路安全能力」(亦即自我效能)與「防範網路安全困擾」分別詢問有使用網路之民眾同不同意「你有能力可以保護自己的網路使用安全」以及「採取網路安全保護措施是件麻煩的事」,選項為「非常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普通(3分)、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
 
參考文獻:
[1] 周峻佑(2020)。〈號稱會讓電腦感染武漢肺炎的惡意軟體現身,受害者需要透過Discord聯繫駭客尋求解法〉,《iThome》,2020年9月28日取自:www.ithome.com.tw/news/137329

[2] Liang, H., & Xue, Y. L. (2010). Understanding security behaviors in personal computer usage: A threat avoidanc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1(7), 394­-413.

[3] Tsai, H. Y. S., Jiang, M., Alhabash, S., LaRose, R., Rifon, N. J., & Cotten, S. R. (2016). Understanding online safety behaviors: A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Computers & Security, 59, 138-150.

[4] 黃誌坤(2009)。〈資訊社會中老年人上網友善環境之建構研究〉,《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3,107-148。

[5] Lahtiranta, J., & Kimppa, K. (2006). Elderly people and emerging threats of the internet and new media. In Project E-Society: Building Bricks (pp. 13-21). Springer, Boston, MA.

[6] Paul, G., & Stegbauer, C. (2005). Is the digital divide between young and elderly people increasing?. First Monday, 10(10).

[7] unwire.hk(2018)。〈「電腦病毒博物館」收藏 86 種小奸無惡的上古病毒,讓你無痛體驗電腦中毒的樂趣!〉,《TechOrange》,2020年9月28日取自: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8/11/15/the-malware-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