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電子報


「以假亂真」-台灣民眾遇到假新聞之情形

  根據數位時代<1>報導指出,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假新聞也在民眾之間擴散,使社群媒體上充斥著不實資訊。本期電子報根據「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二期第三次(2019年):媒體使用的個人功效與影響II」(N=2000),探討台灣民眾面對假新聞的情形。

近八成以上的民眾曾遇過假新聞;且男性比起女性更常遇到
    根據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二期第三次(2019年)調查,詢問民眾「你過去是否有遇到過假新聞?」有75.6%的民眾皆遇過假新聞,僅有24.4%沒遇過假新聞或不知道是否遇過假新聞。
    進一步透過卡方檢定,結果發現「有遇到過假新聞」的男性有79.8%;女性則有71.5%、「從未遇到過假新聞」則男性為14.3%、女性為20.3%、「不知道是否遇過假新聞」則男性為5.9%、女性為8.2%(χ2(1,N=2000)=18.42,p < .01)。表示男性比起女性較常遇到假新聞(見圖一)。

民眾主要以自己的知識及經驗判斷是否為假新聞;女性比起男性更傾向於和親友討論來確認假新聞
    而民眾是如何判斷假新聞的呢?調查詢問民眾「會透過下列哪些方式來確認你接觸到的新聞是不是假新聞?(可複選)」。八個選項由最高排至最低,依序為「依自己的知識、經驗等判斷」(69.3%)、「不會輕易相信,保持觀望」(67.1%)、「與親朋好友討論」(35.7%)、「搜尋那則新聞的相關訊息」(29.7%)、「聽取專業人士對那則新聞的判斷」(28.1%)、「參考那則新聞下方的留言」(21.4%)、搜尋是否有澄清那則新聞的相關資訊(19.2%)、使用「事實查核機制」(9.6%)。
    進一步透過卡方檢定,發現男女確認的假新聞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男性比起女性更傾向於「依自己的知識、經驗等判斷」(男性74.5%,女性64.3%,χ2(1,N=2000)=24.39,p < .01)及「搜尋那則新聞的相關訊息」(男性32.7%,女性26.8%,χ2(1,N=2000)=8.09,p < .01)。女性比起男性則傾向於「與親朋好友討論」(女性40.9%,男性30.3%,χ2(1,N=2000)=24.42,p < .01)(見圖二)。

 

民眾認為「撰寫或發佈假新聞的人」及「傳播媒體」最需在防範假新聞上負起責任
    假新聞使得人心惶惶,調查也詢問民眾「認為下列哪些人或單位,在防範假新聞流傳的工作上需負起責任?(可複選)」。八個選項至最高到最低依序為「撰寫或發佈假新聞的人(例如:支持特定政黨的人)」(78.8%)、「傳播媒體(例如:電視、報紙、網路等)」(78.8%)、「記者」(61.0%)、「政府相關官員」(54.1%)、「社群媒體平台(例如:臉書Facebook)」(40.1%)、「社會大眾」(35.0%)、「網路搜尋引擎公司(例如:谷歌Google)」(21.7%)、「沒有人或單位需要負責」(1.6%)。
    進一步透過卡方檢定,結果發現性別在「社群媒體平台(例如:臉書Facebook)」有顯著差異(女性42.4%,男性37.7%,χ2(1,N=2000)=4.48,p < .05),表示女性相較於男性,更認為社群媒體平台也需負起防範假新聞的責任(見圖三)。

 

民眾認為假新聞造成的影響相當嚴重;在生活中也很普遍。
    最後,詢問民眾對於假新聞之看法,共有三個題目測量不同概念:「你覺得假新聞在你生活中有多普遍?」為「假新聞普遍性」,選項為1(非常不普遍)至5(非常普遍)、「你覺得假新聞造成的影響有多嚴重?」為「假新聞嚴重性」,選項為1(非常不嚴重)至5(非常嚴重)以及「你覺得你可不可能受到假新聞影響?」為「假新聞易受影響性」,選項為1(非常不可能)至5(非常可能)。透過單一樣本T檢定發現,排除勾選不知道及拒答的人,結果顯示其中有兩者皆顯著大於3(普通),而「易受影響性」則是顯著低於3。三者從最高排至最低依序為「嚴重性」(M = 3.95,t(1876) = 47.07, p < .01)、「普遍性」(M = 3.84,t(1876) = 38.85, p < .01)及「敏感性」(M = 2.88,t(1876) = -4.96, p < .01)。表示民眾認為假新聞造成的影響是相當嚴重的,在生活中也非常普遍,但是認為自己不會受到假新聞的影響。
    接著透過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發現性別僅在「普遍性」中有顯著差異(M男 = 3.88 > M女 = 3.79,t(1872) = -2.17, p < .05),表示男性比起女性更覺得假新聞在生活中是很普遍的(見圖四)。

    台灣民眾除了常遇到假新聞之外,也認為相關人士及大眾媒體應負起防範假新聞的責任,避免讓民眾再散佈不實的資訊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另外,雖然民眾認為假新聞所造成的影響是相當嚴重的,在生活中也相當普遍,但是卻認為自己不會被假新聞所影響。而在確認是否為假新聞時,民眾也多以主觀經驗來判斷,更遑論使用「事實查核機制」(僅9.6%)來確認新聞的真假。在防止假新聞迅速流竄的同時,民眾可多加利用事實查核機制<2>(如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及LINE訊息查證),才能正確查證,也避免讓這些錯誤資訊一傳再傳。

[1]: 數位時代(2020年2月17日)。比武漢肺炎更具傳染力! WHO怎麼攜科技巨頭解決氾濫假新聞?2020年8月3日取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609/misinformation-coronavirus-who
[2]: 數位時代(2019年7月22日)。「LINE訊息查證」平台正式上線,聯手4大查核機構打擊假消息。2020年8月3日取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4068/line-disinformation-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