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獻


【文化研究】 - 文化政治與文化政策

名稱
冷戰下的移民與難民——以台灣為例
來源
文化研究
作者
龔尤倩
年份
2013
資料性質
繁體中文
出版者
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地
台灣
冊數
17
頁數
225﹣231
相關連結
簡介

 十多年來與外籍移動者的工作經驗,從實作中的探究與發現,是形成我今天分享的重要基礎。冷戰下反共旗幟飄揚,剛剛劉吉雄導演所提及的,1978年12月19日在《中央日報》副刊刊載的《南海血書》,是我小時候的暢銷讀本,當時公務機關也大量發放,銷售達二十萬冊,還被拍成電影。這篇故事是一個名叫「阮天仇」的越南難民的絕筆書信。阮天仇提到家人是怎樣死於越共的殘酷手法,母親在逃亡的時候被匪幹推下海淹死,妻子逃亡在海上,被海盜射殺。剩下阮天仇與兒子文星與其他越南難民,在海上飄流,沒有食物,於是難民們被迫開始啃食亡者屍體,並也陸續死亡,最後阮天仇也不幸死在珊瑚礁上。由於時值台灣與美國斷交,《南海血書》的反共警示,強烈暗示了越戰命運可能會降臨台灣;而其中一句話:「今日不為自由鬥士,明天將為海上難民!」,更被「傳頌」一時。直到後來經証實,這其實是當時國民黨情報頭子王昇上將,爲配合國民黨政府的威權統治所策劃的虛構故事,作為反共宣傳之用。 

難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人類重要的議題,1950年聯合國成立難民總署UNHCR(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以解決這跨國性的問題。全球迄今仍有二千多萬人因為其種族、民族、宗教或是隸屬特定社會團體成員而在「非志願性」的狀況下,處於流離失所的狀態。 

如此攸關人類遷徙、道德、權益與國界的議題,離台灣經驗並不遠。回想台灣百年之間承受無數次的震盪,歷經日本殖民、內戰後的反攻基地、島內政黨輪替到兩岸關係逆轉,美國東亞冷戰布署、新興國家中公民身分的打造,以及國家如何回應全球化的資本與移民浪潮的策略;都使得這些在台灣複雜歷史變動下的移動者,在不同的歷史脈絡與政治企圖下有了不同的稱謂:災胞、難民、歸國華僑、反共義士、移民、外勞、外配、無戶籍國民、偷渡客、黑戶。 

不同的詞語,帶來了不同的語意,刻意地塑造了人民不同的想像。不可忽略的是,我們活在這樣的政治歷史地景之中,回溯歷史,重新進行反殖民與冷戰體制的思辨,爬梳這一路發展的人民分類的系譜,當會產生深刻的反省與朝向未來的新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