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對登革熱防治績效多從公衛觀點,採流行病學調查方式,以单構面産出值(如病媒蚊指數)來衡量結果,忽略防治潛藏與固有之多元性;在缺乏共同比較基礎下,防治結果無法為民衆所普遍接受。如果無法解決政策本質多元引起的價值衝突問題,也無一種工具來整合不同個別價值系統,則對政策結果進行衡量將無任何意義,也無法顯示政策全部績效(Anderson, 1996:57)。本研究採取資訊整合理論「公平衡量」研究途徑,以「登革熱防治」為例,從「功能衡量」觀點設計心理實驗,對流行地區民衆與基層防疫官員兩種主要利害關係人進行實驗,蒐集彼等有關防治結果的多元資訊,以「認知代數」建構結果資訊處理模式來衡量防治績效。這是一種讓涉入的各利害關係人均能接受的衡量方法,能解決多元認知引發的價值衝突與衡量標準不一致難題。研究結果發現:民衆以「相加與平均」模式整合防治資訊,迥異於歐美民衆(相乘),定位出台灣民衆知識價值與對公衛政策認知系統;年齡對防治熱誠與努力産生直接影響,型塑民衆對防治結果的心理認知評價。都會區民意壓力效高,防治績效明顯較佳,鄉鎮區則相反;居住方式與登革熱流行明顯相關,生活空間大小與感染風險呈正相關。有關登革熱防治,民衆較在意政府投入之努力與認真程度、而非其技術或能力,民衆對不公平感覺反應達高於官員;防治資訊之性質差異會出現人際顯著現象,顯示登革熱防治議題具高度社會互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