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獻


【廣告】 - 廣告學理論

名稱
廣告話語的結構重疊和中國社會的變遷 ---以1980年和2000年《人民日報》的廣告為例
來源
傳播與社會
作者
馮捷蘊、吳東英
年份
2007
資料性質
繁體中文
出版者
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地
香港
冊數
第2期
頁數
相關連結
簡介

本文採用批評話語分析的視角及其話語結構重疊的理論,研究分析了1980年和2000年《人民日報》的廣告文本,考察其話語結構的重疊及變化和社會宏觀結構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1)1980年和2000年的廣告同屬於商業性的公眾話語,但前者混有政治化的話語結構,而後者則夾雜了私人化的話語結構; 2)1980年的廣告表現為信息性語體結構為主;而2000年的廣告則更多地表現為信息性語體和感染性語體結構的重疊。本文指出:中國廣告話語結構的重疊及其變化反映了過去二十年間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具體說來,是整個社會從政治的泛化走向消費者至上的消費社會的表現,也是廣告業從初級階段走向較高階段的表現。本文希望通過考察話語結構的重疊及其變化為宏觀社會研究或者社會變遷研究提供一個微觀的語言學視角,並嘗試對批評話語分析的話語結構重疊理論提供一個實證及量化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