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微利時代,廠商藉由高值化活動創造差異化、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已成為刻不容緩的經營課題。對製造業廠商而言,往往偏重於價值鏈的生產活動與製程創新,而忽略其他創造商品價值的活動。又台灣企業大多為中小型企業,研發能量及行銷能力較為薄弱,然而價值創造與組織規模並無絕對關連,若企業能善用自身優勢發展對應策略,所產生的成效將不亞於大型企業。本研究建議政府決策者應扮演輔導者之角色,健全發展國家創新系統,推動成立產業研發聯盟及引領標準規格之建立,協助企業發展多元型態的創新活動;持續推動科專計畫,強化企業價值創造所需之核心能耐,讓業者可進行多元連結與交流,進而促成技術移轉與分享,以尋找及創造自己的市場利基。
本研究建議企業可以從不同價值鏈位置發展高值化創新。首先,藉由跨領域技術的整合,在擁有特定競爭優勢的製造技術持續深化,並提升自動化與彈性化的優勢。其次,應強化自身研發能力,透過新技術的持續開發,建立激勵創新的內部機制,培養人員的創新能力,以塑造具創新氛圍的組織文化。最後,應發展本身的行銷及服務功能,成立服務部門及提升服務投入程度,以發展服務創新活動。然而,企業需注重價值鏈活動的整合,提高附加價值率和利潤率,如此可促使廠商掌握變動中的產業價值鏈,進而促進整體產業再次活化。
除了製造能力持續深化,往服務及技術兩端延伸的高值化創新,企業應配合經營型態的調整,增加自有品牌經營及銷售的投入,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全球資源整合者,提供全球企業整合性的服務,以妥善處理代工與自有品牌之間產生的內外部衝突。企業需先確立本身的核心業務,採企業分割或依本身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強化微笑曲線上所需具備的OBM、ODM及OEM能力。尤其需注意的是,不能將微笑曲線上的個別價值鏈孤立看待,需透過各種互補性資產進行搭配,如生產製造、行銷通路、智慧財產權與交易服務等,對整個微笑曲線上所有價值鏈予以有效整合與提昇,才能對經營績效極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