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專屬性投資是台灣代工廠商一個重要的決策。為降低國外客戶對交易風險之認知,許多代工廠商常在確認接到訂單前,單方面地從事關係專屬性投資,以換取國外客戶信任並建立關係。有些廠商在採行此策略後,確實與國外大廠建立緊密關係,並提升整體績效;然而,有些廠商採行此策略後,因外部環境變動或客戶之問題,而遭受重大經濟損失。代工廠商面臨此一不確定較高之決策時,除了考慮經濟理性因素外,亦會參考外部大多數同業及領導廠商採用此策略之結果,做為決策之依據。因為領導廠商可能擁有較佳的資源或產業位置,可蒐集到較完整之資訊;而外部大多數同業之行動,可能代表著同業的集體智慧。因此,參考或模仿外部廠商之行動在決策上有其正當性。
此外,本研究發現當績效期望落差較大時,經理人會較重視外部資訊,增加模仿外部廠商行為來改善組織績效。然而,若經理人在績效壓力下,模仿外部之行為並非是尋求最佳解,而是在當時外部環境壓力下可接受的次佳解。模仿的結果有可能改善組織的經營能力,提升組織績效,但也可能導致產業中廠商的同質,加劇產業內的競爭。因此,若代工廠商績效期望落差較大,為改善績效而模仿外部廠商從事關係專屬性投資,經理人除了應深思與被模仿之對象是否面對相似的情境,及是否能充分理解後續執行的相關細節外,亦應考慮模仿後是否會導致彼此資源與策略同形?進而加劇產業內競爭?如此,反而不利於代工廠商獲利能力及整體產業平均績效。換言之,若經理人若忽略所面臨的主客觀環境,而未深入思考相關細節,一昧的模仿不必然能產生經理人原先預期的結果。因此,當面臨績效期望落差較大時,除應多觀察外部同業、領導廠商或競爭者之動作外,更應客觀仔細分析內、外部環境,才能有助於對後續產業及公司現有競爭地位演變之判斷,進而提升決策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