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個案的設計是在於闡述「當責、Accountability」與「負責、Responsibility」之間的差別。以管理為職志的人生道路上,一個管理者只是負責是不夠的。日本企業經營顧問上原橿夫在其著作《願景經營》中曾經提及:「負責是負有執行責任,有責任確實執行被交付的任務;當責是負有成果責任:有責任交出成果 (張文隆,2006)。」也就是說目標確定後,當責者負責一定要交出成果。而相對地負責者卻只要求自己忠實地執行任務。
大家都知道,負責治好你的病的醫生(當責者)跟只負責沒有拿錯藥的藥師(負責者)之間,兩份工作的報酬本來就會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趨吉避凶、自我保護,原本就是人類的本能。一般人會畏懼當責,主要的原因是一旦承擔了成果責任,不但是更多的工作馬上隨之而來,而且還等於是自願地把額外的要求與風險攬到了自己身上,一旦最後的成果不理想,「當責者」馬上就可能成為眾矢之的、變成大家究責的對象。而且,這樣付出所獲得的報酬跟薪水卻可能一時還文風不動,想想「負責」就已經難能可貴了,還要「當責」,真是何苦來哉。但是這樣的短視卻忽略了要讓事業或專案成功,不只是要每一個參與者對本身的工作負責,還必須有人對最後的成果負責。因為顧客與老闆要的是結果,而不是你做了該做的事而已 (李田樹譯,2007)。許多管理者在害怕當責的心態下,往往很容易就找到理由幫自己的工作沒有成果開脫,可是這些理由雖然可能可以(其實通常根本不能)免除別人或本身對自己的責備,但是長期來看卻會貶低你在別人心中的重要性,讓自己成為可有可無的龍套角色。
所以,一位「當責者」其實是透過確保成果的態度,在進行一連串人生路上的長期投資,代價雖然不小,但是無形的報酬經過長期的累積,最終就造就了成功管理者與平凡人在職涯上巨大的差距。當責的態度才會替管理者創造特殊的優勢,讓他們能在別人心中受到肯定 (Cassidy, 2008),因為相較於其他人,與他們合作更能確保結果的達成,而不會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只是保證把該做的工作盡力完成而已。「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或者「雖敗猶榮」的心態,其實是管理者的迷思也是一種對管理生涯的自我放棄 (張文隆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