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以來,國家認同的分歧一直是台灣社會內部緊張的最大來源,新聞媒體的立場在統獨議題上隔空對陣、壁壘分明,欲探究這個現象,必須回到戰後台灣的歷史過程中去尋找原因。本論文選擇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四位報人,嘗試抽繹其各自不同的「感知結構」,做為理解其認同歸屬的基礎。而不論是影響力迄今未衰的曾式「感知結構」、強調台灣主體意識的吳式「感知結構」,或兼及本土草根情懷與中華文化幽思的李式「感知結構」,以及伸張言論自由、民主程序正義的雷式「感知結構」,目前正同時顯現於當今的台灣社會,也同時都是台灣新聞媒體工作者所承繼的文化遺產,並成為構築下一波新興「感知結構」的重要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