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柱廊和大屏幕都被認為是大都會主義的象徵。大都會主義是世界的產物,也是全球公民的理想形式。「我是一個世界公民。」這句話首先由蘇格拉底使用,而後又被犬儒主義者和斯多噶派學者引用並奉為中心思想。縱觀歷史,大都會主義始終關注存在的核心和廣泛的歸屬感。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援引當代藝術實踐的重要事例,探討當代藝術家發展出的干預場域,並重建新的大都會對話形式。希望透過美學大都會主義的概念,更清晰地理解批判想像在當代的表現。
欲加入會員者,請先完成註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