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運動在當下中國是一種非常規邊緣性鬥爭政治,在話語實踐中存在着被多元解讀的張力空間。本文以2007年廈門反PX「散步」事件為案例,以承認政治理論為視角,來探析這場環境風險運動所包含的話語秩序與再現政治。研究顯示,國內媒介對於「散步」事件的建構出現立場、話語與意識形態的分化和衝突。廈門本地媒介在宣傳機制的作用下,對運動公眾加以遮蔽和貶損。網路媒介則開闢替代性傳播空間,與此針鋒相對,據理力爭。而部分異地傳媒和市場化媒體以策略化的敍事手法,以「公民社會」意識形態的本土想像,消解官方負面的政治標籤話語,再造了運動公眾的主體形象與「散步」行動的意義,形成對支配性意識形態的挑戰,並暫時塑造新的話語秩序。本文認為,廈門「散步」事件及其官方話語論述是「惡承認」和「惡分配」權力關係的綜合體,而公眾行動者以及異地媒體的傳播話語實踐是為「承認」的鬥爭政治,其核心在於對合法性的爭奪、公民權利認同和社會參與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