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針對《海基會》的台商服務網頁所報導的台商經貿個案進行梳理,經由研究結果發現,該會的台商服務網頁表現為一種「媒介框架」,而該框架又可視為是媒介工作者在重組特定事實過程中的主觀性介入。關於以媒介框架理論所進行的三大構面和八項命題,無論是在「個案來源」、「個案主體的形象」、或「個案主體形象之呈現方式」的構面,《海基會》都已屬積極和主觀地涉入個案報導、個案主體的引導和中國大陸社會形象的塑造,並且有將個別性質的社會衝突、或社會秩序、治安、私人恩怨,轉換為經貿關係、商務環境的敘說。其次,其個案分類的方法(包含其統計表的設計),亦迥異於商業的習慣、傳統的商管範疇劃分和外資活動的性質歸納。乃至於報導的呈現方式,均表現出極為主觀的價值判斷和形象建構。再者,本研究的相關結論亦可歸納數點管理的意涵。
對於台商與企業政策的建議而言,管理意涵極為明顯。第一,個案框架表現的企業政策調整意義。雖然《海基會》的台商個案彙編,風格上多屬負面的警惕報導,但手法全以個案報告、故事敘說的筆法撰寫,採用以趣聞逸事和敘說為主的方式,是具有喚起經驗、重組經驗的作用,能吸引一般閱讀者,尤其台資企業和其相關人員,對於中國大陸社會環境的重新體驗。因而,海基會的媒介框架雖是主觀的,卻仍有警示社會衝突的潛在作用,並對於台商和社會讀者將產生態度與政策的調整。這也可由2004年以來,該會協處案件數量明顯成長(就2006年單計達到290件),可知台商將其個案曝光或尋找救濟管道的意願仍具提高的實質影響。第二,兩岸關係變遷的隱藏性記錄。《海基會》的台商個案報導雖然形式上似為「互為主體」,但實質上包藏主觀,但這種借用敘說手法是以故事取向理解人類行動,把人類思考視為故事思考的理解者(story elaboration),由此思維推論,個人個案就是歷史的敘說,瞭解《海基會》如何描寫個體台商,可藉由整合、理解台海兩岸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係變化轉折;換言之,閱讀者仍然可由《海基會》台商的故事,來觀察《海基會》背後對於兩岸政經關係走向的訴求。例如,如其「經貿服務」網頁的公開財經政策、企業環境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