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獻


【傳播研究方法論與研究法】 - 行為科學研究法

名稱
教育對憂鬱作用的生命歷程和世代模式
來源
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
作者
王維邦
年份
2017
資料性質
英文
出版者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出版地
臺灣
冊數
38
頁數
99-160
相關連結
簡介

本文以累積優勢論、老化槓桿論和世代重要論等三種視角,來剖析教育對憂鬱作用的跨生命歷程和跨世代模式。藉由年齡世代迴歸模型分析「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1990、1995、2000、2005」和潛在成長模型探究「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1989、1993、1996、1999、2003」,本文發現:(1)「教育」和「教育與年齡交互項」皆與橫斷面的憂鬱以及縱貫面的憂鬱斜率有顯著負向關係。當教育對憂鬱的主效果和年齡交互效果皆為負向時,因教育而別的憂鬱差異隨生命歷程而擴大。此外,較低教育者的憂鬱在中年後攀升,但較高教育者的憂鬱隨年齡增加維持平緩,故累積優勢論獲得支持;(2)「教育」和「教育與世代交互項」與憂鬱有顯著負向關係。對年輕世代而言,教育對憂鬱的影響出現較早且程度更高,故符合世代重要論;(3)橫斷面分析契合老化槓桿論,但縱貫分析僅提供有限的支持,故老化槓桿論仍需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