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獻


【傳播研究方法論與研究法】 - 行為科學研究法

名稱
父權陰影下的子女姓氏決定: 比較台灣民眾在2002 到2012 年間的態度轉變
來源
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
作者
陳昭如、彭渰雯、張晉芬
年份
2017
資料性質
英文
出版者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出版地
臺灣
冊數
38
頁數
57-97
相關連結
簡介

父╱夫姓常規是指子女應從父姓、妻子應改為夫姓或冠夫姓。在台灣,除了少數法定例外,子女依法須從父姓。歷經多年婦女運動的努力,〈民法〉2007 年廢除子女應從父姓的規定,改由父母自行約定。官方數據顯示,新法實施九年以來,所有新生兒中只有1.7% 從母姓。台灣人民的態度真與新法大相逕庭、如此支持父姓常規嗎?本文分析2002 和2012 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以瞭解台灣人對於從父姓或母姓的態度變化及影響態度的因素。二元邏輯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父權意識形態與社經地位對於子女從姓態度有顯著影響。儘管民眾對父姓常規的支持度明顯下降,男性仍較支持子女從父姓;教育程度較高者、白領階級、較具性別平權意識者、母親社經地位較高者對從母姓較為認同或開放。但男性社經地位並無影響。因此
若要改變父姓常規並縮減態度與實踐上的落差,似乎需採行更基進的法律來回應夫妻協商立足點的不平等,並持續推動女性主義運動以培力女性地位,並提高男性對性別平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