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學者經常以抽樣的方式從事調查研究,作法是先從抽樣 母體 (sample population) 中抽出部分樣本,然後根據其中有效樣本 提供的資訊推估目標母體 (target population) 的整體行為。為了避 免在抽樣過程中產生系統誤差 (system error) ,抽樣母體應儘可能的 近似目標母體 (Cochran 1977) 。然而當目標母體是散居各地且隨時在 自由移動的居民時,直接從目標母體抽樣是極為困難的。相較之下, 以電話住宅用戶 (telephone household) 為抽樣母體的電話調查方法 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所需的時間短、訪員效應低(訪員集中、管 理容易之故, Groves and Mathiowetz 1984) 等優點,雖然有部分目 標母體中的個體被擠除在外而導致系統誤差,然而在電話普及率較高 的國家(依據行政院主計處民國 81 年的資料估計,我國電話住戶對全 體住戶的覆蓋率約為 94.75% '而美國在 1994 年時約為 93.8% (Keeter 1995)) ,系統誤差問題較不嚴重。此外,根據研究顯示電話 訪問與直接從目標母體抽樣的面談訪問所蒐集資料之正確性並無顯著 差異 (Aneshensel et a1. 1982 '林佳瑩、陳信木 1996) ,因此電話調 查方法已衍然成為社會科學最重要的一種研究工具。 電話調查的最終目的是要估計目標母體中我們感興趣的未知參 穩健電話調查程序之初探 121 數,諸如對某特定人、事的滿意度、支持度、收視率......。然而在進 行電話調查的過程中,包括議題選定、問卷設計、抽樣方式(電話號 碼與戶中抽樣樣本之產生卜可能狀況(例如拒答、答錄機、忙線、無 人接聽、空號、無合格受訪者、傳真機、非住宅電話... ... )之處理方 式、追蹤電話 (callback) 之作業與時機、加權 (weighting) 估計、 訪員管理與績效控制,以及最後對調查結果之闡釋與解讀等,其中的 每個環節都可能會影響到結果表現。也因此如何決定上述電話調查程 序各環節的最佳作業方式是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本文的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