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獻


【傳播研究方法論與研究法】 - 行為科學研究法

名稱
政策宣導效果指標之建構
來源
廣告學研究
作者
鄭自隆
年份
2012
資料性質
出版者
廣告學研究
出版地
冊數
36期
頁數
1-30
相關連結
簡介

所謂傳播效果係從傳播者端的3M因素(Message、Media、Money)至影響閱聽人端的認知、態度、行為,其中所可能介入之因素,本研究透過文獻蒐集與參酌業界廣告與公關效果評量方式,建構「政策行銷效果指標」計四十二項,並經由專家集體決策之德菲法(Delphi method),徵詢十六位學界與業界對指標之意見。研究結果發現,除二項指標被剔除外,專家們同意本研究所建構之四項可應用於評量政策行銷效果之指標;此指標可使用於事前評估與事後測量-
事前評估(pre-testing)指廣告稿完成或媒體計劃擬妥後但尚未執行前之評量;含訊息效果(廣告之獨特性、衝擊性、相關性、原創性、可運動性)與媒體效果,即電視(收視率、到達率、收視次數、首∕尾支比、主時段佔比)、平面媒體(閱讀率、發行量)、廣播(收聽率)、網路(點閱率)、及整體效果(媒體置入量、廣告金額)之各項指標。
事後測量(post-evaluation)指計劃執行後,根據實際數據所做之效果測量;亦分為二大類—媒體效果與閱聽人效果。媒體效果,含電視(收視率、到達率、收視次數、首∕尾支比、主時段佔比、總收視率GRP、每一收視率成本CPRP、每千人露出成本CPM)、平面媒體(閱讀率、發行量)、廣播(收聽率)、網路(點閱率)、及整體效果(媒體置入量、廣告金額、媒體報導量、廣告聲量、ROI比)之各項指標。閱聽人效果則含認知效果(品牌知名度、品牌理解度、商品知名度、商品理解度、活動知曉度、活動理解度、議題知曉度、議題理解度),態度效果(品牌偏好度、商品偏好度、活動參與意願、議題偏好度),與行為效果(品牌指名度、銷售量、購買頻率、商品指名度、活動參與度、議題支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