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獻


【鄰近學門】 - 財政學

名稱
無股價企業信用風險模式之建立:Merton模型與Ohlson模型之結合
來源
中山管理評論
作者
張大成、林郁翎、蘇郁嵐
年份
2009
資料性質
繁體中文
出版者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術研究中心
出版地
台灣
冊數
17卷4期
頁數
p1002-1045
相關連結
簡介

 如何建立一套衡量企業信用風險的模式,對於當前的學術界或是實務界而言,皆是相當重要的一項議題。過去衡量企業違約風險之模型,主要可將之區分為會計基礎及市場基礎兩大類型;其中,市場基礎的Merton (1974) 模型,除了較具理論基礎外,在過去國內外相關的實證文獻中亦得到相當不錯之違約預警效果;但由於Merton模型中的兩個主要變數:企業資產價值與其波動度,須透過企業權益市場價值與權益波動度推算,而無股價之非上市櫃企業,如佔台灣企業比重達95%以上的中小企業,則因缺乏股票價格,因此無法利用Merton模型進行信用風險之評估與量化。雖然過去KMV公司曾經發展出一套衡量無股價企業的信用風險模型 (Private Firm Model, PFM) ,亦即透過有股價資訊企業,找出與企業資產價值及其波動度相關的財務變數,再利用迴歸式求得財務變數與企業價值及其波動度間的關係,進而將無股價企業的財務資料代入迴歸式,求算估計的企業價值與其波動度;然而,此一方法並無完整的理論基礎,同時在實務操作上可能有若干技術上的問題。因此,如何建立一個具有理論基礎,且可良好地應用於實務上之無股價企業信用風險衡量模型,相信將可對於當前金融機構因應新巴塞爾資本協定有關信用風險衡量之部份有所助益。
本文係透過結合結構式模型的Merton (1974) 選擇權評價模型與Ohlson (1995) 的股權理論價值,提出Merton-Ohlson模型據以評估無股價企業之信用風險,利用企業之會計資訊推估其權益理論價值與權益波動度,並導入Merton模型中。我們認為利用股權的理論價值不但可以解決無股價企業缺乏股價資訊導致Merton模型無法應用之缺憾,尚可針對若干因為市場過度預期,導致股票價格無法確實反應其真實價值之公司股價進行修正。經由本文之實證結果發現,Merton-Ohlson模型確實具有良好的違約預警效果。因此,本文建立之Merton-Ohlson模型除可提供未來實務上應用於中小企業以及股價無法真實反應之上市櫃公司信用風險量化之評估,亦可提供未來無股價企業信用風險模式相關研究一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