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獻


【鄰近學門】 - 財政學

名稱
新上市公司股票投資人狂熱行為之研究
來源
中山管理評論
作者
王朝仕,陳振遠,陳安琳
年份
2007
資料性質
繁體中文
出版者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術研究中心
出版地
台灣
冊數
15卷4期
頁數
p668-713
相關連結
簡介

 傳統財務理論的發展,立基於理性投資人的假設,故資產價格會立即且完全地反應所有相關資訊;即使價格偏離基本價值,也被視為短期現象。然而,學者觀察投資人的實際行為,卻發現諸多違反理性假設之處。
一般研究普遍支持IPOs上市初期具有正向超額報酬之結果,但其長期績效卻似乎有持續低落的現象。Aggarwal and Rivoli(1990)認為造成IPOs長期績效不佳的原因,可能係投資人在公司上市初期過於狂熱(fad)所致,惟其未提出進一步的證據。然而,若未能合理地衡量投資人狂熱行為,則何以判斷IPOs後續績效不佳是否係受到投資人狂熱行為的影響所導致?瞭解投資人狂熱行為是有必要的,因為非理性的評價行為可能導致投機風氣盛行,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秩序,不利經濟穩定發展。故若能有效衡量投資人狂熱行為,並進而能探討存在何種影響狂熱的因素,應頗具實務價值。因此,本研究為探討投資人狂熱行為與IPOs績效之關係,首要課題即在於設計衡量投資人狂熱程度的方法,稱之「投資人狂熱指標」(fad indicator),且這也是過去文獻所未涉及的。
實證結果顯示,狂熱投資人會對IPOs上市初期績效抱持過度樂觀的評價,進而出現積極追價的動作,但卻將面對後續績效較為不佳的情況。雖然IPOs上市首日開盤以漲停的比例最高,但開盤即跌停的比例亦不低。在如此極端的情況下,本研究甚至也發現IPOs上市初期市場資訊不對稱程度頗為嚴重,但投資人似乎因相信自已將會是贏家而購買IPOs;相對的,此類投資人遭受贏家詛咒(winner’s curse)的機會亦較高。反觀投資人普遍不看好的IPOs,雖然其初期績效較為不佳,但若能持有較長期間,或是在上市後一段時間再考慮買進此類IPOs,則是可以獲利的。上述結果符合本研究的論述,亦即隨著IPOs上市時間的增加,各種相關資訊逐漸傳遞至市場,投資人過度狂熱與過度恐慌的行為皆可獲得矯正,故績效產生趨勢反轉的現象。此外,本研究發現市場時機與申購中籤率皆可解釋投資人的狂熱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