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指數選擇權為近年來台灣證券市場上之重要金融商品之一,它是以「台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TAIEX)」為標的的歐式股價指數選擇權。自2001年12月24日在台灣期貨交易所(TAIFEX)開始交易以來,至目前(2004年4月)為止,其交易量已凌駕台指期之上。依台灣期貨交易所之統計資料, 台指數選擇權之日平均交易量(2004年)已達20萬口以上,佔台灣期貨交易所總商品(包括所有期貨與選擇權)成交易量的70.30%,而台指期只佔29.56%,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Black and Scholes (B-S, 1973)模式與其修正模式,如隨機波動性模式、隨機利率模式、隨機波動性與跳躍擴散模式等,孰優孰劣?國內外許多對不同市場(如股票選擇權及認購權證)的實證研究,大多顯示修正的模式績效優於B-S模式。由於台灣股價指數選擇權對國內投資人而言,是一種嶄新的金融商品,其價格行為受到學術界與實務界的關心,但到目前為止文獻上尚未有所評估,因此本文以台指選擇權為標的,採用B-S模式、Hull & White (1987) 模式及Heston (1993)模式等三種模型分別配合歷史波動性與GJR GARCH波動性,對台指選擇權進行實證研究,比較理論與實際價格之誤差,並進行誤差原因的分析。
實證結果顯示,總體言之,對近月份台指選擇權,雖然以平均絕對誤差為指標時,並無單一模式永遠優於其他模式,但若以百分比誤差及均方根誤差為指標時,則B-S 模式似乎優於其他模式。但對遠月份選擇權,三種誤差指標均顯示隨機波動性選擇權定價模式優於B-S模式。這對投資人有很重要的投資意涵。至於各模式之定價誤差與選擇權價內程度、距離到期日時間、標的股價指數變動率、及股價波動性等因素存在有顯著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