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獻


【鄰近學門】 - 財政學

名稱
研究發展支出與資本支出的價值攸關性:以企業生命週期論析
來源
中山管理評論
作者
金成隆、林修葳、邱煒恒
年份
2005
資料性質
繁體中文
出版者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術研究中心
出版地
台灣
冊數
13卷3期
頁數
p590-617
相關連結
簡介

 本研究主要是在探我國上市公司處在不同的企業生命週期階段時,資本市場對於研究發展支出是否會有不同的評價。本研究援引Anthony and Ramesh (1992)的作法,採用股利、銷貨成長、資本支出與公司成立年數,作為企業生命週期的判斷因子,同時也使用彙總此四個因子的綜合指標。實證模式使用Ohlson (1995)的會計評價模式,以盈餘、市值、資本支出、研究發展支出,設定為迴歸模型檢驗生命週期係數差異假說。
實證結果發現,研究發展支出與資本支出都與股價之間呈現顯著的正向關係,當進一步考慮不同的生命週期階段時,發現在成長期的研發支出與資本支出,對於股價的影響顯著大於成熟期及衰退期。本研究也同時發現,成長期研究發展支出的反應係數雖然顯著大於資本支出,但在衰退期則否,因此實證結果支持研究假說。換言之,研發支出與資本支出二者相對應的反應係數的差異幅度,也會隨著生命週期而有不同。
本文的政策涵義是,對於企業而言,在企業成長階段,雖然面臨較多的風險,但同時也具有較多的機會,此時投入較多的研發支出,邊際效果比較大,例如可以取得成本優勢(Porter, 1980),阻止潛在競爭者的進入。相對的,在衰退期階段,則比較無法透過研發支出來取得競爭優勢與較佳的獲利能力。換言之,此一邊際效果隨著企業生命週期而降低。
另一方面,對於管制者或是輔導業者的主管機關而言,也具有政策涵義,例如,對於處在成長階段的企業進行研發的獎勵政策,效果異於成熟與衰退時期的獎勵。同時,對於會計準則設定的機關而言,也具有參考價值,例如,對於不同生命週期的無形資產支出,可能具有不同的未來經營效益,因而攤銷政策實行結果似乎也與考慮生命週期息息相關(如成長期採取費用化時,扭曲財務報表的現象,比成熟期採用費用化時為嚴重,換言之,財務報表攸關性會隨著生命週期而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