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有大部分關於檔案的研究文獻中,可以發現它們多偏重於重新看待檔案與現實的關係,以及細緻地考掘檔案中的各項細節,並進行再研究、再闡述,而未進行檔案概念本身的辯證。
本文主要圍繞在對於理性思維的檔案方法之排他性,以及另類檔案的探討。一方面重新挖掘1990年代「靈遊書」所蘊含的檔案性質,對其資料庫般的地方鬼故事、與對於敘事空間的佈署進行探討,另一方面嘗試將「靈異照片」置於影像史的脈絡下進行文件性辯證,重探以上兩者與當前社會所認知的檔案之間的關係為何,背後涉及了何種特殊的現代性質變,並重新檢視檔案與管理、分類的概念做為西方的產物,如何可能在當代的臺灣形成了另類的處理歷史敘事的觀念,而這些內涵著某種檔案特質的「類檔案」、「類敘事」、「類書寫」在當代的認知難題本身,也許是處理歷史經驗複雜性的可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