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多年以來,尺寸各異的電動影像屏幕大量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公共空間。基本上,同樣的屏幕技術可以運用到任何一個地方。那麼,不同地方採用此技術時,是否有獨特的本地模式?還是千城一面?本文探討上海的城市屏幕文化,作者認為本地特性會通過多種方式呈現。首先,屏幕所在的地點及功能不同,應用的模式也會因地而異,比如裝置於交通中心上海火車南站的屏幕,其首要功能便是通過空間來疏導人流;上海科技館的屏幕則用於構造遊客對展覽的體驗;而五角場商業中心的屏幕不僅用於播放商品廣告,還作為「魅惑之光影景觀」(lightscape of enchantment),以吸引遊客。在每一個案,場地所獨有的環境以及經常造訪的群體共同創造了本地特性。其次,在上海,大量的電報紙條式走字屏幕與文本屏幕星羅棋布,分佈在通向商店、住宅小區甚至是公車站的入口處,然而在倫敦或開羅,這樣的屏幕則較為罕見。電子屏幕的普及與源遠流長的漢字文化有關,當時的人使用漢字以標示外與內之間、幾乎不能辨識的空間。這種做法可以追溯到封建時代,而中共建 政以來,新興的黑板文化也於此流行。這種文裴開瑞,英國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媒體與傳播系教授。研究興趣:亞洲屏幕文化、中國電影。電郵:chrisberry82@hotmail.com26化可算是繼承一個系譜,但是改用電子文本屏幕也是中國市場經濟興起後,文化改革的一大部分,而這種轉變也和嚮往向上的文化相關。總的來說,本文提出本地特性的兩種形式,與其說是將西方或大都會的一套搬過來,而呈現了全球在地化的演變(glocal adaptation),不如說是在這個急遽全球化的時代,同代人共同於各地共同發展採用新媒體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