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非誠勿擾》為代表的電視相親節目在中國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也引發了很多討論。真人秀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演繹主流性別觀念,又以什麼樣的方式與主流協商或者抗衡的?這種性別政治的張力,又是如何被其他因素例如階級、電視機制、電視產業背景或者觀眾的能動性所影響的?筆者認為,通過「婚戀」這個私領域的市場邏輯、性別化的階級重構以及電視機制提供的管理「自我」的技術,新自由主義的話語透過市場的邏輯和對自我的審視滲透到電視的機制裡。同時,《非誠勿擾》這樣的相親電視製造了新自由主義式的「邂逅」,深化了性別化的階級觀念,掩蓋了社會的結構性壓迫,包括性別暴力,從而進一步強化了性別化的新自由主義的邏輯。同時,只以新自由主義的框架來解釋性別政治的張力也是不夠的,還應該考慮電視產業背景和審查制度。具體而言,相親節目性別政治的張力也是產生於省級電視台和央視的商業競爭以及國家對節目的規管之下。再者,雖然真人相親節目反覆地演繹著「強制性異性戀」的婚戀觀,但真人秀也提供了對話性閱讀,甚至酷兒解讀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