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代在台灣,隨著獨立意識的高揚,作為一個民族想像的主要制度,台灣新文學史編纂工作日益興盛。本論文要以對張愛玲的評價為主闡釋台灣文學史敘述所面臨的矛盾及其淵源和性質。第二部分將從張愛玲的亡命、後殖民、冷戰等脈絡中闡述張愛玲和台灣之間特殊的因緣開始形成的時空環境,第三部分論述90年代以後在為了鼓吹台獨意識重新建構台灣新文學史的過程中,主張包容張愛玲的陳芳明和主張告別張愛玲的邱貴芬的相反觀點。結語部分則要強調它們所描繪的國族界限事實上有多麼模糊,也要提醒,台灣文學史敘述如果歸結到「台灣國族主義」這樣的統合性宏觀敘事的話,它原來所具有的政治上的抵抗性很可能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