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獻


【傳播理論】 - 閱聽人分析

名稱
閱聽人研究的新趨勢-收訊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來源
新聞學研究
作者
翁秀琪
年份
1993/6/1
資料性質
期刊論文
出版者
政大新聞研究所
出版地
台北
冊數
47
頁數
1月15日
相關連結
簡介
本論文旨在介紹八○年代以後,在閱聽人研究領域裡的新趨勢──收訊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全文共分五部份。第一部份介紹閱聽人研究質的與量的傳統,以丹麥學者簡生及瑞典學者羅森袞的分類方式而言,共列舉了閱聽人研究的五個傳統:(1)效果研究;(2)使用與滿足研究;(3)文學批評;(4)文化研究及(5)收訊分析。美國學者林羅夫則從閱聽人質的分析切入,區分五大類型的研究取向:(1)社會現象學派;(2)傳播規則理論;(3)文化研究;(4)收訊分析;(5)女性主義研究。兩種分類方式均提及收訊分析,並凸顯了此一研究的重要性。本文第二部份討論實際研究上的問題,即解釋及批判的爭論。解釋性的學者較著重於凸顯社會關與閱聽人論域之間的關係。因此,他們對於媒介文本的形式特徵和文本生產的條件等較不重視,強調意義是由閱聽人本身所建構出來的。而批判性的學者則致力於說明意識如何被潛藏,權力關係是如何被生產的。他們的主要目的在於批判社會中的結構性影響。所謂解釋性和批判性研究,只是方便於分析的理想型,事實上,許多研究是兼具解釋性和批判性的特徵的。第三部份介紹收訊分析的三大流派和收訊的三種型態。所謂三大流派指的是:(1)文化研究傳統,例如安和摩利的研究; (2)社會心理學的傳統,最常被提及的是厲伯茲和凱茲的研究;(3)認知心理學的傳統,可以瑞典學者何傑為代表。至於收訊的三種型態,指的是:(1)檔案式的收訊;(2)關聯的收訊和(3)下意識的收訊。本文第四部份探討收訊分析方法上的一些問題,諸如收訊分析的步驟、信度和效度的問題、概判的問題以及情境的問題等,均予著墨。作者在結論中指出收訊分析的未來發展方向:(1)應結合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學術傳統,繼續探討閱聽人的收訊行為,多方累積實證結果。(2)應多作跨國的比較研究。(3)應致力於理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