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利益倡導和抗爭等策略性行動,納入非常強調程序和理性的公共協商與溝通中,這是協商民主在理論和實踐上都遇到的難題。本文嘗試貫通社會運動與民主協商兩個研究領域,在協商民主理論的視野裡考察了利益方抗爭作為一種公共協商的潛力和障礙。具體而言,本文考察了2011年福島核電災難引發了公眾對核電的廣泛擔憂後,安徽省望江縣被稱之為「望江四老」的地方精英,在抗議隔江相望的江西彭澤核電項目的過程中,如何以非正式社會組織的形式,迴避街頭政治,訴諸和平和理性的話語抗爭來解決分歧,並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其預期目標。通過深入的調研和案例分析,本文探討了這樣一種具有協商參與特徵的話語抗爭之形成特點、社會影響及其對中國爭議性大型建設項目的公眾參與和協商治理實踐的啓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