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知識庫文獻活動持續更新《中華傳播學刊》、《新聞學研究》、《廣播與電視》、《廣告學研究》、《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以及《傳播研究與實踐》、《中山管理評論》、《管理評論》、《管理學報》等期刊,提供傳播調查資料庫使用者於傳播與管理領域即時的期刊資訊與內文簡介,歡迎各位使用者多加利用。
# | 公告日期 / 標題 | 作者 | 期刊 | 年份 |
---|---|---|---|---|
541 |
台灣記者的3L人生:數位時代的工作狀況與趕工儀式 |
劉蕙苓 | 傳播與社會 | 2018 |
542 |
數字科技對新聞的衝擊 |
羅文輝 | 傳播與社會 | 2018 |
543 |
個人數據保護、隱私和監控 |
Oscar GANDY、徐洛文 | 傳播與社會 | 2018 |
544 |
Pokemon Go 玩家經驗作為一種開創歷程:詮釋現象學取徑 |
蔡偉鼎、王致遠 | 中山管理評論 | 2018 |
545 |
「聆聽」與「詮釋」交錯的主體介入:以老屋敘說開創之案例研究 |
洪世謙、李慶芳 | 中山管理評論 | 2018 |
546 |
創業實踐教育與傅柯倫理主體論 |
楊士奇、吳孟珍 | 中山管理評論 | 2018 |
547 |
在「哲學」與「創業」之間:從「概念創造」到「創造真實」的開創學習 |
劉育忠、李至昱 | 中山管理評論 | 2018 |
548 |
聽過反記錯?電視劇產品置入的注意力和記憶效果 |
游婉雲、蔡介立、陶振超 | 資訊社會研究 | 2017 |
549 |
政治抗議事件中媒體的創新使用與實踐:以太陽花運動為例 |
劉時君、蘇蘅 | 資訊社會研究 | 2017 |
550 |
行動即時通訊(LINE)與親師溝通─探究影響教師接受之正、負向影響因子 |
凃保民、黃月琴 | 資訊社會研究 | 2017 |
551 |
影片隨身看:數位匯流下的「個人化行動電影院」實踐初探 |
余國強 | 資訊社會研究 | 2017 |
552 |
以延伸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和數位生活型態探討LINE TV的使用行為 |
翁晨語、黃惠萍 | 資訊社會研究 | 2018 |
553 |
前推電視商務之新商業發展模式:東森購物為例 |
黃寶祚、陳麗貞 | 管理評論 | 2018 |
554 |
臺灣版診斷關聯群制度接受意圖關鍵影響因素探討 |
邱光輝、林孟樺 | 管理評論 | 2018 |
555 |
求偶思維對自我複雜度、共品牌契合度與雌雄同體共品牌評價之影響 |
蔡進發 | 管理評論 |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