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期 2024/01/31

 「我在網路上參與政治,故我相信我能帶來影響?」- 探討台灣民眾網路參與政治或公共事務的行為及政治效能感

作者:林鳳翎(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助理)   

現今網路的發達讓資訊傳播、流通得更快,也降低了一般民眾了解、參與政治或公共事務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民眾會如何透過網路來參與政治或公共事務?台灣民眾在網路上參與政治或公共事務的行為,在政治效能感上是否又會有所差異?本期電子報將使用2022年三期一次「傳播與公民社會:公民與政治傳播」的調查資料(N=2015)來分析,探討台灣一般民眾透過網路從事政治或公共事務的行為概況,以及其對政治效能感的影響。

使用網路來查找、接收和政治或公共事務相關資訊的民眾最多

    在台灣民眾透過網路從事政治或公共事務的行為上,會透過網路搜尋、瀏覽、點閱或觀看和政治或公共事務有關的新聞、訊息或影片的人數為1137人(占66.4%),會透過網路轉貼、轉寄或分享和政治或公共事務有關的新聞、訊息或影片的人則有439人,為25.6%;而有透過網路發政治或公共事務相關的訊息(包含製作影片或評論新聞)的人僅183人,占了10.7%(參考圖1)。
 

會透過網路參與政治或公共事務的人,其政治效能感都較高

    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所指的是民眾個人評估自身對於政治過程的理解、參與和影響力之能力【註1】。當某一個人的政治效能感較高,便表示他相信自身的政治行動具有正面的影響力【註2】。

    從圖2可以發現,有透過網路搜尋、瀏覽、點閱或觀看和政治或公共事務有關的新聞、訊息或影片的民眾,在「透過網路可以更知道政府做了什麼」、「透過網路可以在政治上有更大的影響力」、「無論我們投票給誰,都不會有任何影響」、「政治有時候太複雜了,所以我們一般民眾實在搞不懂」這四題的得分平均上都高於沒有的民眾【註3】。獨立樣本T檢定結果也達顯著,顯示有無透過搜尋、瀏覽、點閱或觀看和政治或公共事務有關的新聞、訊息或影片的民眾,其網路和一般的政治效能感具有顯著差異。


    有透過網路轉貼、轉寄或分享和政治或公共事務有關的新聞、訊息或影片的人,其網路和一般的政治效能感都比沒有的民眾要高,T檢定結果也顯示兩者具有顯著的差異(參考圖3)。

    下面圖4也呈現與圖2、圖3相似的結果,有透過網路發政治或公共事務相關的訊息(包含製作影片或評論新聞)的民眾其網路和一般的政治效能感都更高,與沒有這麼做的民眾相比,政治效能感同樣具有顯著的差異。

 

 

    由此可見,網路已成為大多數民眾了解、參與政治或公共事務的管道,在網路上參與政治或公共事務的台灣民眾,都認為個人對於政治、政府施政有較高的理解,也更為看重自身所能帶來的影響。因此,網路不僅讓政治或公共事務參與出現了另類的新形式,也成為了民眾在參與政治或公共事務上的助力。
註解
【註1】陳品皓,2016,〈網路使用行為對於台灣民眾政治參與的影響之初探研究〉。《復興崗學報》:95-120。
【註2】陳陸輝、陳映男2013,〈臺灣大學生的媒體使用與政治效能感〉。《傳播文化》(12):3-40。
【註3】此4題皆已排除不知道與拒答者。
題目完整原句:
「您同不同意以下的說法?一般人透過網路可以更知道政府做了什麼。」
「您同不同意以下的說法?一般人透過網路可以在政治上有更大的影響力。」
「您同不同意以下的說法?無論我們投票給誰,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您同不同意以下的說法?政治有時候太複雜了,所以我們一般民眾實在搞不懂。」
選項為01 非常不同意、02 不同意、03 普通、04 同意、05 非常同意。
而「您同不同意以下的說法?無論我們投票給誰,都不會有任何影響。」、「您同不同意以下的說法?政治有時候太複雜了,所以我們一般民眾實在搞不懂。」這2題為反向題,在分析之前已進行重新編碼;因此這4題皆是分數越高,代表政治效能感越高。
 

【電子報】「大家在網路上抵制什麼?」-網路與社群之取消文化探討
【電子報】「隔著螢幕,言論還友善嗎?」-針對不友善網路言論的探討
【成果分享】Adolescent pursuit of health information onlin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 roles played by eHealth literacy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 Fong-Ching Chang, Chingching Chang and Chen-Chao Tao
【成果分享】臉書使用動機與行為對於社會資本的影響 / 王嵩音
【產業動態】Spotify抱怨Apple因應歐盟《數位市場法》的新措施
【產業動態】超有感數位轉型?日本政府正式宣告:淘汰 3.5 吋磁碟片、光碟!
【產業動態】家務機器人市場超龐大,矽谷真的非常、非常渴望迎來「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
【產業動態】歐盟新例下蘋果重力還擊,App被下載一次將向開發者收0.5歐元「核心技術費」
【招生】113學年度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入學報名即將啟動(報名日期:113/02/29-03/12)!!!
【徵稿啟事】臺灣傳播學刊「傳播研究與民主社會抵抗力」專題徵稿
【臺灣傳播學會2024年會徵稿】傳播與民主韌性
2023年論文獎徵稿
發行: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
聯絡電話:02-2782-1697#238、02-2789-8166、02-2782-1693#262
聯絡人:許先生、林小姐、謝小姐
聯絡信箱:crctaiwan@gmail.com
聯絡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A202室